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洛夫上周遇刺。 圖片來源:路透社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洛夫上周遇刺。 圖片來源:路透社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洛夫(Andrey Karlov)遭伊斯蘭極端分子刺殺,現場相片及行刺者呼喊「勿忘阿勒頗」的影片廣傳網絡,舉世震驚,有人擔心此事會與一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一樣,引發大型戰爭。雖然土耳其與俄羅斯一致強調事件無損土俄關係,但是一日敍利亞戰爭尚未完結、恐怖主義依然蔓延,事件的影響還是難以定奪。下列 3 場史上重大的刺殺,則改變了世界的走向。

凱撒大帝之死

1200px-karl_theodor_von_piloty_murder_of_caesar_1865

「還有你嗎,布魯圖?」(Et tu, Brute?)—— 公元前 44 年,羅馬帝國奠基者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遭養子布魯圖與 60 多位元老院議員公開刺殺,身中 23 刀,氣絕身亡前,留下這句留傳千古的遺言。

雖然凱撒生前征服了高盧、改革了羅馬的政經與曆法制度,但由於他威脅了共和國貴族的利益,他必須一死。凱撒之死不但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史詩題材,更是歷史之轉捩點。凱撒死後,羅馬再陷入新一輪內戰,促成羅馬史上最重大的政制改革:由共和制轉變成帝國,民主習俗漸被拋棄。凱撒的另一位養子屋大維——又稱「奧古斯都」——大權在握,統治羅馬長達 43 年,開創「羅馬和平」的盛世。

薩拉熱窩事件

postcard_for_the_assassination_of_archduke_franz_ferdinand_in_sarajevo

20 世紀戰爭災難的開端,可追溯至 1914 年 6 月 28 日。當日,波斯尼亞發生一場改變世界的暗殺:薩拉熱窩事件。1914 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兩人遭仇恨奧匈帝國的塞爾維亞族人、秘密組織「黑手」的成員普林西普槍殺。

其後,由於塞爾維亞部分駁回奧匈發出的最後通牒,拒絕嚴懲元兇,奧匈隨即向塞爾維亞宣戰,德國、鄂圖曼帝國兩同盟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等協約國陸續加入戰線,於是,兩國的對立擴大至兩大陣營的對立,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間接導致往後的二戰、冷戰等數之不盡的武裝衝突。

有評論指,日前發生的「俄國大使刺殺事件」與「薩拉熱窩事件」有幾分相似,民族主義回潮、世界各國關係緊張,過往的穩定好像快要瓦解?究竟將來的世界又會如何?

人權領袖遇刺

martin_luther_king_-_march_on_washington

1968 年 4 月 4 日,39 歲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英年早逝,舉世惋惜。馬丁路德金對美國黑人民權的貢獻,不僅限於生前的社會運動及「我有一個夢」,更及死後的世界。

馬丁路德金的死訊傳出後,全美 125 個城市爆發騷亂,不少黑人視馬丁路德金之死為「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結束,轉而採取激進行動,到處縱火破壞。結果,一方面種族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人種間的隔閡反而加深,近日的 #Blacklivesmatter 也在遙遙呼應 1968 年的暴動;另一方面,共和黨利用黑人的「暴動」問題,以「法律和秩序」的口號作宣傳,使尼克遜贏得 1968 年的總統選舉。

在 1963 年,總統甘迺迪遇刺後,馬丁路德金告訴妻子:「這事也正發生於我身上,這是個病態的社會。」當年的說話,卻成了自己命運的預言。今日政治暗殺繼續發生,病態的社會是否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