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動蕩:1917 決定 2017

A+A-

剛踏入 2017,土耳其伊斯坦堡即遭遇恐襲,多人死傷,世間的不幸看似沒有因為新一年而休止,反而延續。我們將要面對的世界,原來早在 100 年前,亦即 1917 年被暗中決定下來?匹茲堡郵報(Pittsburgh Post-Gazette)的執行編輯 David M. Shribman 撰文,指出 2017 年的政治環境,實由 1917 年的世界局勢所塑成。

美國的外交政策轉向

1917 年,德國攻擊美國客船「路西坦尼亞號」,結果觸發美國加入一戰。
1917 年,德國攻擊美國客船「路西坦尼亞號」,結果觸發美國加入一戰。

1917 年是美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年,從威爾遜到奧巴馬百年間的施政都深受那一年美國所作的決定影響。當年,美國摒棄了過去的「孤立主義」,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人權」之名,確立美國介入遠方衝突的正當性;派遣軍隊到異國國土,處理威脅到美國自身安全的危機。在 1917 年發生的這些事件,決定了 2017 年的走向。

David Shribman 認為,1917 年美國決定參與一戰,不僅是對德國潛艇戰擊沉多艘美國船隻的回應,更是美國在外交上的重大轉變。美國建國之初,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曾說過,與外國「盡量避免有政治關係」(“to have with them as little political connection as possible”),此後美國一直遵從孤立原則,直至 1917 年,美國才轉而認為「在海外打擊敵人,比起等待他們的攻擊更好」。自此,美國接連到韓國、越南、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外地,對抗敵人。幾十年間,美國逐漸崛起成世界霸權,迫使歐洲列強退居二線,重塑西方權力版圖。

美俄的對立

1917 年於俄羅斯而言,同樣是重要的一年:革命爆發,推翻沙皇,創建社會主義國家。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是繼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以後的成功革命。革命後,俄國退出一戰,沙皇遭到槍決,不但使列強惶恐,懼怕「紅潮」波及歐洲大陸,更加令到列寧大權在握,往後建立獨裁蘇聯,造成東西方對立的冷戰局面。

雖然冷戰現已結束,但自 1917 年以來日積月累的東西對立依然未解。不論是敍利亞的「代理人戰爭」,抑或近日的網戰,可看出美俄雙方仍在暗中角力。

中東的亂局

於 1917 年立下的「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則直接揭開了中東的亂局。所謂「貝爾福宣言」是英國政府於 1917 年致猶太人的重要文件。其中,英國同意,在不傷害當地非猶太人社群之下,「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之家」(“with favour the establishment in Palestine of a 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

由此,猶太人得到建立以色列的政治憑據。可是,以後的歷史像我們所知的一樣:以巴衝突數十載,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互相仇恨傷害。直至今日,奧巴馬仍與以國總理內塔尼亞胡就屯墾區(settlements)的問題爭議

2016 年 12 月 30 日,巴勒斯坦人向在猶太人新的囤墾區附近向軍隊示威。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6 年 12 月 30 日,巴勒斯坦人在猶太人新的囤墾區附近向軍隊示威。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歷史弄人,2017 年的「爛局」,竟可追溯至百年前禍根。David Shribman 說,準美國總統杜林普在這種時代,可以選擇保守,小心翼翼地跟從過去的國策,又或選擇激進,打破不堪過去,但是,他應該反思 1917 年發生的歷史事件過後,再決定如何運用他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