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分開投資成本與營運成本

A+A-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投資成本?營運成本?相信大家一聽到這兩個詞語時,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甚麼鬼東西。投資不是指公司一開始收下的資金嗎?然後在裡面每月花的錢就是營運吧?好的,如果你這樣想,那這篇文章就是告訴你這想法是錯的。

我們當勞工的時候,一聽到投資,就會想起買賣各種權利,例如證券、股票、黃金、房屋、土地、學歷、居英權,人格之類。自然地,我們會想像所謂的投資,就是出一筆錢換公司的股票,或者各種所謂的有形資產。所以說公司的投資,也會直覺地覺得,應該是買別的公司的股票吧?或者是買下一所大樓之類吧?

通常我們說成是投資的東西,都是花了錢買了,也不會覺得自己的錢少了的。如果我們花 1,000 元去買一頓飯,我們會覺得自己少了 1,000 元,但是如果我們買了 1,000 元去買股票,我們會覺得我們還是擁有 1,000 元,而且還相信未來他會值多過 1,000 元。因此,當創業時,投資者花了錢在你的股票處,例如 100 萬,大家都不覺得投資者是少了 100 萬,而是他財富沒變,只是將現金換取了等值 100 萬的股票。

我們拿錢的時候會清楚的說那些錢是投資。可是到我們花錢時,卻會把全部東西都看成是「支出」,把每個月所有支出看成是成本。沒有區分哪些錢是真的在投資公司,哪些錢就只是有去無回的花掉。因為我們也不知道都是花掉的錢,兩者有甚麼分別。

那就要想想,實際我們開公司時,我們最想會說成投資是甚麼情形呢?就是我們做一些得不到即時回報的東西時,我們通常都會說成是投資。例如,我們想要買下一堆「路姆西」的娃娃,但現在因為 689 好像不會連任,所以我們好像沒法賣出去。這時候,我們就會自我安慰說,這些是「長線投資」,雖然積下了很多蟹貨,但未來 689 政變再上台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賣出去的。

至於能夠賣出去的東西,例如我們買了一堆「林鄭」的娃娃,然後全部賣出。我們就不會說這是投資,不論他賺錢還是賠錢,我們都已經看到結果。我們不會再對這些已花掉的成本有任何期望或幻想。我們很快就會忘了這件事,而如果賣「林鄭」的娃娃能持續賺錢,那就是公司的持久收入。如果我們有辦法減少買林鄭娃娃的成本,就可以增加收入,這就是營運。

可見,投資有兩個特質,第一,就是沒有即時的回報;第二,就是我們預計他會有未來的回報,雖然很可能是幻想。而營運呢?營運就是有即時回報的東西,這個即時回報未必是賺錢,但你會很快知道結果,而且不會再預期這些錢花掉後,有甚麼未來的回報。

所以,同樣是花掉的錢,你要分清楚,哪些錢是為了賺取現在收入的必須成本,哪些錢是你預期會變成未來利益的長遠投資。比方說,你在餐廳請了兩個人,一個是廚師,一個是學徒,雖然都是發薪,但多數前者是營運成本,而後者是長遠投資。因為前面那位仁兄是在幫你賺錢而該花的錢,後面應該是賠你的錢,但未來可以賺回來。

確定有多少錢是用在投資上,才可以知道你的公司是花了多少的力量去成長。而根據情況,你需要決定擴張還是收縮,如果你發覺這市場怎樣都沒有發展空間,那可能你要控制營運成本的擴張,增加投資比率去找尋另一些發展空間。這一定會比起兩者混成一團,更令你清楚自己的營運情況。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鄭立,Cheng Lap,香港人。從不被寄望的職校生到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長於議題思辨、邏輯推演,評析經濟與政治局勢。現於香港「明報」,台灣 udn 「鳴人堂」專欄,以及 PTT 論壇發表文章。著有「有沒有 XXX 的八卦」及「希特拉救港攻略」。Facebook Page:Cheng Lap。

https://www.facebook.com/leglor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