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至死的自然邏輯

A+A-
闊腳袋鼩可持續交配 14 小時,直至精盡而亡。 圖片來源:Museum Victoria

自然界中,不少生物屬於「單次繁殖」(semelparity),動物如部分三文魚、蜜蜂、蜘蛛、螳螂等,繁殖季終生一次,雄性交配過後隨即死亡,植物如穀物、一年生植物和多數蔬菜同樣一榮之後一枯。人類雖然也有精盡人亡之說,但大部分哺乳類屬於「多次繁殖」(iteroparity),僅 4 種有袋動物甘願為性而死。究竟「自殺式性愛」背後有何生存邏輯?

闊腳袋鼩(antechinus)就是「性愛敢死隊」的表表者。這種短命哺乳類有袋動物棲息於澳洲、巴布亞新畿內亞和南美等地,一到繁殖季節,數週之內雄性便會到處覓侶,一次更可持續交配 14 小時,體內激素急升過度,導致免疫系統失靈,潰瘍脫毛,最後死於出血與感染,大多數壽命不過一年。

為何雄性袋鼩不惜一死也要急於求成?早於 1970 年代就有研究發現,雌性袋鼩會按覓食季節調整交配季節。在氣候溫和地區,食物供應隨四季增減,預測相對準確而穩定,選擇於豐收時節交配,一來方便雌性求生育兒,二來當秋冬來臨,食物供應中斷,隨時餓死,因此雄性袋鼩必須畢其功於一役,以防機會不再。研究同時指出,雄性交配期愈短,愈花精力,生存率便愈低。雄性袋鼩為性而死,是物種繁衍的代價。

bee
雄蜂射精一刻陰莖將會爆裂,然後墜地死去。 圖片來源:Pinterest

根據進化理論模型假設,多次繁殖生物在按年死亡率低於三成以下者,一般而言效率高於單次繁殖生物;死亡率若近半,則較不利繁衍。例如,單次繁殖生物播種 250 名後裔後死亡,整體生殖力為 250;多次繁殖生物首年誕下 100 名後裔,翌年按照死亡率將生殖效率減半,衍生 50 名後裔,再下一年為 25 名……如此類推,最後相加不過 200,不及單次繁殖。因此對於朝不保夕的動物,一次性繁殖最符合進化效率。

只做一次,就要做到最好,愛也一樣。倒數交配期前,雄性袋鼩的精囊會分解,停止製造精子,存貨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必須加快手腳,出盡全力覓侶交配,直至精盡身亡。對於雄性或者是災難,但於整個物種卻甚有裨益,一來雌性受孕機會較大,二來精(子)銳盡出,有助促進整體後代質素。

除了季節因素及精子質素外,動物界出現「死亡交配」的原因不一而足,例如:螳螂交配途中,有雌性會噬去雄性頭部,補充蛋白營養,進食同類只為養育後裔(螳螂小腦位於腿部,因此無頭仍能控制身體完成交配);雄蜂生存目的只為交配,完事一刻由於射精力度過猛,陰莖將會炸裂,留下半截陽物殘存蜂后體內,然後墜地等死,之所以要壯士斷根,則是為了堵截其他蜜蜂門路,確保自己是唯一經手人。自然界絕對比人類更多激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