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學術期刊造假術

A+A-
山寨期刊日益增多,危害學術界的權威。
山寨期刊日益增多,危害學術界的權威。

在資訊流通無遠弗屆的時代,任何識字會上網的人只要找到平台都可能天馬行空寫出影響深遠的假新聞。如今假資訊更不限於時事新聞,更有在山寨期刊中冒起的苗頭。最近老牌學術期刊「自然」就刊登一篇論文,講述一群科學家偽造身份放蛇,向各家期刊自薦做編輯,測試它們的可信度和 fact check 能力。

每個行業都不免害群之馬,即使在科學領域也有招搖撞騙,或以發表論文數量證明存在價值的學者。與此同時,除了以促進學術交流和研究突破為宗旨的傳統期刊外,如今也有無數莫問質素但求牟利、量產科研論文的期刊。這些山寨期刊的同行評審制度寬鬆(甚至根本沒有),欠缺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透明度,為求得到論文作者的出版費,幾乎來者不拒多多益善,接納低質或實證欠奉的論文,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掠奪型期刊」(predatory-journals)。

山寨期刊的論文審查門檻極低,部分編委會成員也是濫竽充數。
山寨期刊的論文審查門檻極低,部分編委會成員也是濫竽充數。

假學者受邀加入學術期刊

如此境況,為期刊把關的編輯,角色理應尤為重要。不過自然期刊近日發表的研究論文就反映,部分期刊驟看人才濟濟的編委會,也可能是濫竽充數。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一群科學家,就虛構了一個名為 Anna O. Szust (「Oszust」在波蘭文中解作「詐騙」)的科學家。她考過幾個科學學位,寫過專著,專攻運動與科學理論、認知科學、社會科學,在 Google+、Twitter 和學界的社交平台 Academia.edu 都開通了帳戶,並在波蘭一主要大學網頁設有所屬學系的頁面。不過 Anna 從未被記錄於 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等科學引文索引或文獻數據庫,履歷顯示她從未做過類似評審或編輯工作,她的大作連 Google 大神也搜不出來。饒是如此,Anna 在期刊之間仍十分搶手。

科學家們以 Anna 之名向 360 家期刊出版社發出自薦信和履歷,幾天之內竟有 48 家邀請 Anna 加入編輯委員會,更有 4 家即時任命她為期刊總編輯,其間她的學歷和經驗從未受到質疑,也沒有人嘗試聯絡她的大學和工作機構。不過當中部分期刊的聘用條件更令人失笑,包括「交納 750 美元訂閱費」、「捐贈 50 美元」、「投稿並交出版費」等直接索要金錢;更有期刊邀請 Anna 出席科研會議,並聲稱有份發表研究的與會者,其後只要支付出版費就能在期刊上發表論文。

「放蛇」調查期間,Anna 兩次受邀合作成立新期刊並擔任責任編輯;有期刊提議「如你同意成立新期刊,因你所得的利潤我們會分 30 % 給你;如果只以編輯角色加盟現有期刊可以分你 20%」。另外,不少期刊十分熱衷於請 Anna 幫忙招攬付費投稿的「學者」,其中較含蓄的說辭有:「如果你有朋友或同事已經投稿,告訴我們,我們會留意的。」諸如此類,狀況百出。即使後來研究人員自揭底細,告知對方 Anna 的真實身份,仍有至少 11 間期刊未將她除名,並出現於不止一家她從未自薦的期刊的編委名單。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沒有任何一家名列於「期刊引證報告」的期刊錄用這名虛構學者。

fake-journals2
研究人員 Piotr Sorokowski 歸納願意聘用虛構「學者」的期刊數據。

是次研究根據可信程度將眾多期刊分為 3 類:

  1. 掠奪性期刊:黑名單由科羅拉多大學圖書館理員 Jeffrey Beall 彙編而成,直至 2016 年尾,名單上已有約 1 萬家期刊,數字與以下兩類期刊總和相若。
  2. 公開取用期刊指南:是「公開取用期刊」的白名單。被列入名單內的期刊一般可被視為可靠和實用。
  3. 期刊引證報告:是湯森路透公司每年的出版報告,透過統計期刊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及 Web of Science 的引用數據評定期刊,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評估報告。

假論文與假評審

其實今次科學家的「放蛇行動」其來有自,據研究人員稱,愈來愈多學術期刊出版,他們收到的編輯聘書與日俱增,部分甚至不屬他們的專攻領域,致使不少科學家誤墮陷阱,為山寨空作門面也懵然不知。

2013 年哈佛大學生物學家及科學記者 John Bohannon 揭發當時同行評審機制的漏洞,他虛構的研究論文被 157 家公開取用期刊接納,待交納出版費即可刊登。2014 年台灣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前副教授陳震遠,假造 130 個個人帳號評審及引用自己論文,事件曝光後他被撤銷 60 篇出版論文。2012 年韓國東國大學農業學家文亨尹被揭發虛構 24 個假身份為自己 35 篇的論文進行同行評審。學術期刊造假問題已然發展成不得不正視的嚴重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