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正,便不要賄賂?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早前悉尼大學發生一宗賄選風波,一名中國國際生參選學生會委員會成員,卻因被揭發曾在微信群組中「發紅包」(可換取金錢),懷疑涉及賄賂行為,一度遭取消參選資格,其後才上訴成功,可繼續參選。有人說,金額太少,不算賄賂;或發紅包是「中國文化」;又或就算是賄賂,又有何大不了?

貪污是以權謀私,賄賂是以不正當手法,以利益換取對方為自己提供利益,從而引致其他人的利益受損。有權力的地方就有貪污,有公正的規則就有賄賂。古今社會大多明文禁止貪污賄賂,皆因有違公平,損害社會利益。

許多學者從宏觀經濟和社會環境,來解釋賄賂行為。近年來,研究者留意更多賄賂行為的個人性格特質。賄賂有損公正,相信世界公正的人,會否較低傾向接受或進行賄賂?2015 年「社會心理學亞洲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Yes.

美國心理學家 Melvin Lerner 在 70 年代末提出「公正世界理論」,有些人假設世界是公平公正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每個人的遭遇都是應得,甚至會出現責怪受害人的現象。較早前的研究顯示,相信公正世界的人,同時傾向擁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及較願意幫助他人。相信公正世界的人,也比較守法。

研究的第一部分,受訪者先要回答 7 項有關對公正世界的看法,包括「我通常受到公正對待」,「總體上,發生在我生活上的事件是公正的」等相似描述,其後再驗證不同說法的「內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確保不同描述都大致能反映受訪者相同的想法。受訪者其後再要閱覽一則虛構情景,情景假設銷售員需與其他兩間公司競爭一個國際大客的合約,以賺取高額回報。受訪者需回答,有多大程度他們會進行賄賂,以及行賄又有多大可能會受到懲罰。研究員也量度了社會對賄賂的期望、性別、教育、收入,在研究中作為控制變量,排除其影響。

研究的第二部分採用類似的設計,情景則變作是作為某公司競標主管,以量度受訪者的受賄賂傾向。這兩部分均顯示,相信公正世界與賄賂意欲具相關性。不過研究員為了探討當中的因果關係,研究員在研究的第三部分,要求受訪者回想最近一件發生他人身上的公正(或不公正)的事情,再檢視他們的賄賂傾向。

結果顯示,相信公正世界的人,一方面部分直接導致減低賄賂傾向,另外也存在中介效應(Mediation),即相信公正世界的人,因更察覺相關懲罰而減低賄賂傾向。說到底,正義觀與嚴刑峻法,是遏止賄賂和貪污的兩重利器,雖然罪行永不能禁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