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認錯很難,就難在認知失調怎麼辦?

A+A-
候任行政長官日前在香港電台訪問中解釋,早前之所以不懂得在港鐵出閘,是港鐵閘機設計的問題,因新閘機在拍卡後會自動打開,而忘記舊式的閘機需要自己推開。 圖片來源:TVB

「千錯萬錯不是我的錯。」

死不認錯在心理學上其實是一種「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基於我們持有兩種衝突的理念、信仰或態度。例如,你一直相信自己為人公正又友善,當你把身處的調查委員會資料提供給被調查的人,讓他自行修改你的文件,這「作弊」之舉便讓你產生認知失調。為了處理這種心理不平衡,你的當下反應並非不是認錯,而是堅持自己沒有隱瞞;被調查的人有權「了解」,總之沒有錯誤。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Carol Tavris,著有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一書,她解釋:「認知失調是當我們的自我概念受到挑戰——例如我認為自己聰明友善,卻曾傷害他人;我相信這是正確的,但原來不對。」人要處理這些衝突只有兩個途徑,一是接受新證據及修正自我概念,二是為自己的錯誤辯護。

1950 年代,美國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研究過一個宗教團體,該團體的信徒相信在 1954 年 12 月 20 日將會是世界末日,他們需坐上飛船等待救援。但 12 月 20 日已過,踏入了 21 日凌晨,甚麼事也沒有發生,也沒有人來拯救他們,信徒不斷尋求理由,是時鐘快了、是上帝決定放過地球,收回了末日…… Festinger 把這案例寫成 When Prophecy Fails 一書,並以認知失調來解釋這種預期落空之後的心理反應。

不過,不認錯也有心理好處——做人較自信。2013 年「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登的一項研究表示,在做錯事後拒絕道歉,相比起不道歉的群體,前者可產生更高的「能力或控制感覺」及自信。研究的其中一名作者 Tyler Okimoto 稱:「某程度上,道歉是把權力交給對方。」他舉例說,假如你承認自己犯錯,向你的妻子道歉了,但道歉讓她有權力選擇好不好藉原諒來減輕你的羞恥感,還是以怨恨來增加你的羞恥感。研究不是鼓勵人不要認錯,Okimoto 也補充,拒絕道歉或會破壞關係之間的信任基礎。

也許道歉很難,就難在認知失調怎麼辦?由於大腦會想方設法保存你的自尊,因此這種認知不協調必然是痛苦的,你會感到混亂、緊張、尷尬或內疚。可是,這些正正是警號,出現這些感覺時,該回想自己是否做錯了甚麼。Okimoto 則建議,想像一下別人或者比你所想像般寬容; 相反,企硬死撐,或揭示閣下是缺乏自信,他說:「固執己見實際是展示你的弱點而非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