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章及演講經常推薦「想減肥可用小一點的容器」、「工作中的正念可提高生產力」、「遠離 Facebook 可讓你更快樂」等改善生活的技巧,但實際上我們從不知道是否照做就有效。利物浦大學心理學教授 Ben Ambridge 近日在「衛報」撰文指,有關減肥、正念或社交媒體等的「生活方式科學」(Lifestyle science)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存在局限,受試者根深蒂固的想法或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
1988 年,德國心理學家 Fritz Strack 進行了一項研究,實驗參與者先被告知假的研究目的:之前使用問卷調查的研究,忽略了無法用手填寫表格的參與者,本研究會探討將筆放在嘴裡的可行性。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一系列連環漫畫,一半人看時用牙咬住筆,使他們呈微笑貌;一半參與者則用嘴唇,會自然地撅著嘴。在受試者沒發現咬筆是要讓他們微笑的情況下,他們比撅嘴者更覺漫畫有趣。Strack 的實驗顯示,某些時候面部表情或會決定情緒。
到 2010 年代心理學界出現「再現危機」(Replication Crisis),開始懷疑重做舊有研究會否得到同樣結果。因此,學界分別在 2016 及 2022 年兩次重做 Strack 的研究,涉及 6,000 名參與者,發現用牙齒咬住筆帶來的情緒提升極輕微。2022 年研究的結果更發現,直接要求參與者微笑,而不是騙他們微笑,他們表現出的情緒提升程度會強 10 倍。
不過,心理學研究人員亦深明參與者經常會猜測實驗人員的假設,並在有意無意間以支持該假設的方式行事。所以受試者在微笑後反映自己更感幸福,是為幫助實驗者,還是真的更快樂,實際上無從判斷。
去年進行的大型微笑研究,主要作者 Nicholas Coles 就著手調查這一部分。在其研究中,一半參與者被告知研究人員預計與中性表情相比,微笑會增強幸福感。另一半則被告知,研究人員預計不會發現任何差異。結果卻顯示,比起做出中性表情,兩組人在微笑後都反映有更強的幸福感。
為找出原因,Coles 向參與者提出幾個後續問題,首先要求他們評估自己支持實驗者假設的動機,但發現參與者似乎未有提高或降低其幸福感來幫助實驗者。接下來,他要求參與者評估自己有多相信「微笑就能讓人更快樂」,發現那像安慰劑一樣,對愈堅信微笑會讓人更快樂的人而言,微笑就愈有效。
Coles 想知道過往心理學研究中,結果是否基於受試者在實驗中證實自己以往就抱持的信念,而非基於想幫助實驗人員。他仔細研究文獻,發現有近 200 項研究,實驗人員曾作試驗,簡單告訴參與者他們希望發現甚麼效果,看看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由於難以找回當時的參與者了解其選擇動機,Coles 就向新參與者詳述這些研究,並請他們就一系列假說推測結果,包括「聽快樂或悲傷的音樂,會讓你感受到與之相反的情緒」、「觀看一部具攻擊意識電影後,你的攻擊性會下降」、「一個國家被形容為『民主』的話,會使你不太支持針對該國的軍事行動」等,然後再詢問,「假設你們參與這項研究,你有多想幫助實驗者獲得預期的結果?你本人有多相信這項研究測試的說法?」結果發現,參與者傾向基於自己有多相信說法而得出結論,而不是出於幫助或阻礙實驗者。
Coles 的研究目前尚未經同行評審及發表,Ambridge 認為若研究成立,將對心理學研究帶來巨大影響。他舉例指出,研究發現參與者在參加正念課程後,表現出比以前更高的生產力,但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是正念課程真的有效,還是因為參與者期望正念課程會有所幫助,所以事後更加努力工作。而刪除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或使用較小的盤子進食,所謂的好處,同樣也可能是由參與者信念所主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