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本來無窮盡亦無意識,「現代」的誕生,意味與過去決裂,粗暴截斷時光之流,自此世界分裂為二:一個現代,一個前現代。西方文學史上,也有所謂現代文學,題材筆法與「古代文學」之迥異已有公論,至於起源之時,則未有定論。有說是法國象徵派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晚年詩作「骰子一擲」面世之年(1897),亦有指是普魯斯特巨著「追憶似水年華」(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付梓一刻(1913),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則認為 1910 年 12 月前後,「人性突然改變」。最新挑戰者來自美國文史學家 Bill Goldstein,新作 The World Broke in Two 以 4 位英語作家的文學歷程為佐證,宣稱 1922 年是現代文學的起點。
1922 年是英語文學界的豐收年。喬伊斯(James Joyce)刊行大作「尤利西斯」(Ulysses),「追憶似水年華」英譯本出版,艾略特(T. S. Eliot)寫成長詩「荒原」(The Waste Land)。上述作品均已奉為現代文學開山經典,似乎呼應 Bill Goldstein 著作所示「世界一分為二」。Bill Goldstein 在書中亦追述除艾略特外,吳爾芙、福斯特(E. M. Forster)及勞倫斯(D. H. Lawrence)該年的心路歷程,表示 1922 年是各人的創作轉捩點, 4 位作家以各種方式轉化了西方文學史。
不過,雖說是創作轉捩點,其實上述 4 人只有艾略特於該年出版代表作。「荒原」全詩共 434 行,用語博雜,有意大利文、德文、法文乃至梵文,並非一朝一夕寫就,甚至不獨一人之力。經艾略特雕琢多時,「荒原」終在 1921 年瑞士洛桑療養期間收筆,翌年他到巴黎邀請詩人朋友龐德(Ezra Pound)協力修改,來回往復,一改就是數月。同年,艾略特發表了這部 20 世紀最重要的其中一首詩作。
與艾略特一樣,1921 年的吳爾芙病魔纏身,經常失眠、頭痛,翌年 1 月又患流感,加上對舊作毫無自信,寫作生涯陷入瓶頸。然而就在 2 月,吳爾芙的苦惱似乎找到宣洩渠道:「我決定了,反正我不會受歡迎⋯⋯我要寫我所想⋯⋯任得他人批評。我開始覺得,自己對寫作唯一的興趣在於獨立特行。」Bill Goldstein 認為,吳爾芙是受普魯斯特「以回憶及經驗呈現角色心理」的手法影響,逐漸養成個人風格,並於同年著手動筆「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意識流小說的經典。
福斯特同樣受普魯斯特啟發,亦經常與吳爾芙就此交流,但他稍為自信不足,感慨自己並無「解開繡帶的天分」。時維 1922 年初,福斯特剛重遊印度,返英之後一直意志消沉,據吳爾芙記述,福斯特「抑鬱乃至失神⋯⋯空手回到醜陋的家,又要應付麻煩老媽,寫不成小說也無能力去寫,對一個 43 歲的人來說,想而令人沮喪。」不過 4 月,福斯特就重新振作,將過往寫成的色情小說付之一炬,決意「人生起碼有一次成功」。在吳爾芙夫婦鼓勵之下,福斯特重拾擱筆多年的作品,就是後來於 1924 年完成的經典「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上述 3 位作家,1922 年均居於倫敦,勞倫斯則出遊澳洲數月,其後根據旅遊經歷寫成自傳小說「袋鼠」(Kangaroo)。勞倫斯無疑是 20 世紀重要作家,以「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s)等作品的大膽性描寫聞名於世,不過今日文學界普遍視「袋鼠」為次要作品,Bill Goldstein 在書中亦無分析其創新之處,對勞倫斯寫作生涯影響著墨不詳,故此該節不無文評垢病,被指欠說服力。
Bill Goldstein 總結 4 位作家的「現代」之處,在於表現戰後「時間與意識的脫序」(dislocation in time and consciousness),以及嘗試探尋「心理未知領域的質感與動力」(texture and vitality of a new landscape of the mind)。而 4 人當年同樣面對創作瓶頸,有賴親友支持,方才得以持續到底:龐德為艾略特修飾「荒原」並且奔走宣傳、吳爾芙丈夫倫納德(Leonard Woolf)悉心照顧臥病妻子與及勸勉福斯特重拾「印度之旅」、勞倫斯則有妻子芙莉妲(Frieda Lawrence)安撫其狂躁情緒。正如現代文學並非一朝成就,作家亦鮮能獨力完成作品。其中有多少時間蘊釀、多少人的心血,又豈是一個日期一個名字能夠盡攬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