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求生不是求死 !人們參與「極限運動」的緣故

A+A-
在空中見天地之渺渺,為極限運動之一大樂。

去年年尾,年僅 26 歲、有「中國高空極限運動第一人」之稱吳永寧在一次攀爬摩天大廈挑戰中墜落死亡,再度引起各界就極限運動熱議。近年極限運動大行其道,愈來愈多人參與其中,有人以為極限運動玩家只是為了尋求刺激而玩命,行為幼稚無聊,不負責任;也有相反意見指他們至少是「為自己而活」,貫徹 YOLO 精神,敢試敢做。實際上,究竟為何人會玩極限運動呢?

「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s,簡稱 Xsports)」是指各種危險性較高,對膽量、技巧以及體能等要求亦較高的運動項目。近年在全球大行其道的極限運動包括「定點跳傘(BASE jumping)」、「飛鼠裝滑翔(Wingsuiting)」、「自由潛水(Freediving)」及俄國人尤其喜歡的「頂樓攝影(Roof topping)」。由於這些運動項目講求生死一線的刺激感、安全裝備可少則少,所以極限運動參與者一旦不慎分神失足,即可致死。

極限運動如此可怕,為何其人氣前所未有地有增無減,愈來愈多人「燈蛾撲火」般享受危險?近年一個由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學者所作的研究揭示,極限運動的參與者的心態可能與一般人的想像相反。負責有關研究的英國學者 Eric Brymer 博士稱,「如高爾夫球、棒球等傳統團隊、個人運動以及球拍運動的參與者在過去 10 年下降,極限運動的參與者人數急升,引伸出數以百萬計利潤的產業」。

話雖如此,今人卻對極限運動玩家的心態多抱錯誤理解。Brymer 博士團隊的研究指出,投入極限運動的人並非大眾以為的「腎上腺素癮君子」(adrenaline junkies),也非不負責任的玩命者。相反,大多極限運動參與者都受過嚴格訓練,是對自己、運動本身和周遭環境了解深入的人。他們之所以會玩極限運動不是為了「求死」,而是為了「求生」:視極限運動體驗為豐富人生和改變人生的契機。

Brymer 解釋,之於極限運動的參與者而言,投入這些玩命運動的感覺難以言喻,可以說是令他們感到有「重生感」(alive),刺激過後,人的感官更敏銳,超越平庸的生存狀態,看到自己的潛能。以「定點跳傘」為例,此運動要求參與者從比起傳統跳傘過低的高度起跳,較為危險,下墜速度可達每小時 300 公里,但是,參與者都表示在過程當中,不但可以一覽群岩眾石的顏色縫隙,還可感到時間好像緩慢下來,自己與自然合為一體。

Laughing Gor 之極限運動? 圖片來源:「神鎗狙擊」劇照

從一些對極限運動玩家的專訪中可知,他們與上述研究形容的形象的確頗似,大多都從極限運動中獲取特別的滿足感。就如在「衛報(Guardian)」的訪問中,喜歡玩滑翔傘的 Jess Cox 是會不斷訓練自己、突破自身極限的參與者,她形容刺激的滑翔傘體驗是其人生中最好的一天。至於愛好「飛鼠裝滑翔」(穿上像飛鼠形態的套裝在空中滑翔)的 Graham Dickinson 也形容,挑戰極限運動時得到的思想精神是吸引他繼續參與的原因,他能享受逃離喧噪日常的機會,十分難得。在其他專訪中,極限運動的參與者也無不提及對學習與訓練的著重,以及對融於自然的享受。

不管讀者是否認同極限運動參與者的動機,極限運動之所以能夠興盛起來,必然是因為它們能給予人類某些特定的心靈滿足感,而這些感覺,是在日常枯燥乏味、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工作人生中難以覓得的。身處於自由的社會,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追尋,喜歡居於安逸的就居於安逸,不滿現況的就去實現自己。至於參與「極限運動」是否超越自由的底線,就是另一場無限的論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