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明治最底層

A+A-
德國攝影師 Arnold Genthe 於 1908 年到訪日本時拍下的珍貴影像。 圖片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Genthe Collection/vintag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的記述多是浪漫壯闊,工業革命、國家現代化、新知識輸入,充滿帝國崛起的氣勢。但富強的帝國表象下,朝不保夕的底層民眾仍隱藏在陰影中。明治中期的東京有所謂「帝都三大貧民窟」:下谷萬年町、四谷鮫橋、芝網浜町。國家富起來的背後,是失落的平民百姓。

明治維新後,幕藩體制崩壞,地租政策修改。雖然農民仍可繼續耕作,但當中不少無法交付新地租而失去土地。零散的地權漸漸集中於地主與資本家手中,失去土地的小農則流入大城市,成為廉價工人。這些勞動者無土地無資產無技術,多是手停口停、朝搵晚餐的日薪者。他們無法獲得工廠長期僱用,但又無處可去,於是成為城市最底層的人口。

另一方面明治中後期由於工業發展,不斷興建工廠,原本以農業為中心的經濟結構轉為資本經濟的製造業。初期的都市規劃沒有監管工廠的興建,不少都位處市區範圍。加上都市擴展,使原本位於近郊的工廠也逐漸被納入城市邊界中。勞動者集中衍生居住需求,使這些工廠周邊增生大量長屋(兩間或以上的平房水平地無縫相連,多見於下城區民居)。

結果就是大都市的工業發展需要廉價的低技術勞工,湧入城市的流散農民無法負擔高昂的屋租,只好租住低廉的長屋、甚至更惡劣的居住環境,這些貧民的集中地就成為城市中的貧民窟。

「殘飯屋」繪像。 圖片來源:国立国会図書館

1893 年,松原岩五郎出版「最暗黑的東京」,內容基於其在「國民新聞」上的專欄連載。松原透過實際觀察,介紹了當時的貧民生活,例如貧民窟中有「殘飯屋」的存在。所謂「殘飯屋」就是將軍隊士官學校的剩飯回收、再轉售給底層民眾食用的食堂,即是賣二手飯的餐廳。

當時的新聞記者橫山源之助採訪東京、富山等地的基層生活,並集合成書,在 1899 年出版「日本之下層社會」。書中詳細記錄了日本底層民眾的生活,由職業、收入到支出數字都有記載,是為數極少書寫底層民眾生活的史料。根據橫山的記述,當時一個五六人的貧困家庭,屈居於四至六疊的陋屋中(大概 6.5 到 9 平方米左右),環境非常惡劣。

無論任個時代中,社會總有一群人無法享受經濟成果。被美好的表象壓抑的底層民眾,往往被社會排除、被歷史遺忘。中後期的明治貧民窟史,另文再述。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