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南韓:算命如何成為產業?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少香港人篤信堪輿算命,婚嫁求嗣、動土喬遷少不了請教大師,新年求兩籤,參考流年運勢都是常事。不過算命行業在香港再普遍大概都難及南韓盛況 —— 韓國先知協會會長白雲山(音譯)估計,現時全國有超過 30 萬名註冊算命師,15 萬名薩滿,當中不少據稱擁有預知能力。據韓國經濟新聞預計,南韓算命行業未來將發展成總值 4 兆韓圜(約 289 億港元)的產業。

儘管南韓政府早於 1970 年代起,呼籲民眾自決命運,不要迷信算命,算命問卜之類的傳統仍流行至今。南韓網上婚姻介紹所 Duo 去年的調查發現,57% 及 82% 單身男女曾向算命師問卜,請求在愛情路上指點迷津。本地市場調查公司 Trend Monitor 的調查亦顯示,3 分 2 受訪者每年最少拜訪算命師一次。算命無處不在,在全國最大連鎖書店教保文庫,渡人破解命運的命理書與南韓現代歷史入門書一樣多;電視電影同樣少不了算命師,他們有時扮演江湖騙子,有時是幫助君主扭轉國家歷史命運的英雄,例如 2013 年南韓電影「觀相」更是當年最賣座電影之一。高麗大學教授 Andrew Eungi Kim 形容,占卜算命與南韓人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程度儼如外國人週日上教堂禮拜一般,而且這種習慣世代流傳,是他們「理解世界的其中一種方式」。

首爾咖啡店為客人提供茶點與算命服務。 圖片來源:路透社

南韓人信靠算命,八字、塔羅、面相、掌紋都在參考範圍之內,而且各種檔次價位皆有任君選擇。例如在充滿年輕氣息的首爾大學區弘大一帶,櫛次鱗比的廉價時裝店和連鎖化妝品店之中便混雜各種占卜咖啡廳和攤檔,當中「心碎塔羅牌會」問卜每題 3,000 韓圜(約港幣 22 元),從個人事業到國家大事都能抽簡祿馬、問出一二。又例如在高檔購物區狎鷗亭洞,入口佈滿富人名流簽名的「神鳥柱算命咖啡店」,星光熠熠,店內大師指:「這裡許多富人都對生活不滿。不久前南韓人還在努力求生存,現在他們則努力求快樂。」不少人視算命為幫助自己接受不幸現實的過程,例如 30 多歲的太英表示,每當有心煩事或生活壓力大得難以承受,就會光顧占卜師解憂。在大眾閉口不談心理健康的南韓,算命確有意外的治癒能力。

有人問卜但求心安,亦有人靠它決定日常生活大小事,甚至會每星期「覆診」一次。在韓國外國語大學的招聘會會場,就特設塔羅牌占卜師專區,讓學生帶同招聘公司名單求問勝算。結婚擇日、嬰兒改名等等更是不在話下。就像大部分地方的命理學一樣,南韓人相信命運能後天用行動改變,極端者甚至嘗試改名求職、整容改運,有整容醫師因而自習面相學應市,叫追求本質的面相師概嘆整容業昌盛令生意難做。

街上有不少占卜攤檔。 圖片來源:theaucitron/Flickr

算命文化甚至從民間的街頭巷尾滲透到網絡世界,軟件發展商 Handasoft 過去 5 年推出共 13 款算命手機程式 ,試圖俘虜以網絡世界為重心的新生代,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款程式 Jeomsin,每天早上會為用戶占上一卦,面世兩年下載次數突破 300 萬,其開發工程師申賢浩(音譯)推算,利用手機自拍解讀面相和手相之類的算命程式,在南韓每天約有 2 至 3 個上架。

算命行業之所以能在南韓風行多時,除了因經濟不景、生活壓力大衍生心靈慰藉需求外,八字算命及面相學愈發正經的學術形象亦提高其可信性,爭取不少高學歷支持者。在南韓人看來,算命師地位不靠胡謅吹噓,而是通過學習和經驗而來,八字算命師兼專欄作家 Janet Shin 同時在多間大學擔任講師,客人之中就有醫生、教授等知識分子。在塔谷公園擺檔的算命師權熙萬(音譯)就對命理相士的專業性深信不疑,每天穿著毛衣開衫,打好領帶開檔,算命生涯中至今閱人 1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