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失敗愈成功 Dyson 的失敗創新學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從家裡的吸塵機做到風筒、乾手機、洗衣機,如今竟然還要涉足研發電動車,以產品線來看,Dyson 簡直是亂七八糟,但這家公司去年營收卻大增 4 成,高達 48 億美元,稅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 27%,獲利能力完全擊敗歐、美、日等國的家電業。

創辦人 James Dyson 現時身價高達 56 億美元,在「福布斯」億萬富豪排行榜上,名列英國前 15 位。但綜觀他的創業歷程,會發現他的成功完全是奠基在「大量的失敗」之上。

James Dyson (左)向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展示吸塵機等產品。圖片來源:路透社

Dyson 第一款無袋式吸塵機,試驗 5,127 次才宣告成功。這不是因為技術有多困難,而是 James Dyson 堅持用大量製造原型機做測試。這個作法既費時又耗成本,但好處是能在失敗的過程中,不斷發掘出新設計靈感。

關鍵是:一次只做一點小改變,觀察其中微妙的變化,修正同時還可以延伸至不同的應用上。

以廁所裡的乾手機為例,一開始設計製作的原型測試機,強力風刀理應把手上的水往下刮,卻因角度稍微變化,反過來噴到臉上。被噴得滿臉是水的工程師,因此認識到流體力學中的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強力氣流傾向沿著物體彎曲的表面流動)。

於是他們在改良乾手機的同時,運用這個技術進一步開發出無葉片風扇。至於看起來簡單的風筒,則是花了 5 年、做出了 600 個原型測試機。另一款掃地機器人,則足足弄了 16 年才正式上市。

2016 年 James Dyson 於白金漢宮,獲英女皇接見及授勳。圖片來源:路透社

現為 Dyson 高級首席工程師的 Mike Aldred 憶述,90 年代加入公司時,第一個任務是研發出掃地機器人,團隊花了3 年時間推出第一代產品(DC06),James Dyson 卻覺得這款產品不夠好,設計根本不能上市,寧可讓它胎死腹中,甚至眼睜睜看著另外一個競爭對手 iRobot 接手整個市場。

「DC06 浪費了很多錢,但對我而言,它是研發的一部分,因為它讓我們知道哪些是我們做不到的,我們能做甚麼、應該做甚麼的線索。所以說它是研發的一部分,雖然這看起來相當昂貴。」James Dyson 坦言,當年電池、馬達、感測技術,都不夠成熟,雖然可以早一點讓產品上市,但距離他心目中的創新太遙遠,他寧願不推出。

另一個常被提起的失敗產品則是洗衣機。當年工程師們被要求找出完全不同的洗衣方式,於是滾動、攪動、煮,還有人使用微波,最後發現用人手清洗效果最佳。於是有人就開發出能模擬手洗效果的雙向滾動設計。James Dyson 指:「效果真的很好,可惜,成本太高了。」最後 2000 年問世的洗衣機,在考量成本與市場接受度下,於 2005 年宣告停產

「我很享受失敗的過程。」James Dyson 曾經如此說,雖然虧掉了不少資金,卻讓他覺得很值得:「從失敗中學習是工程師應該要有的天賦本能,成功只是證明你的假設正確,失敗卻是個謎,它讓你能學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