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所謂「專制」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帝王專政是中國的文化傳統,到了 21 世紀,已經一再驗證成功。

所謂「帝制」,無疑對專制獨裁統治認知過分簡單。在英文之中,對於「專制」至少有以下詞彙:Dictatorship、Autocracy、Totalitarianism、Authoritarianism、Despotism、Tyranny。

簡單來說,Dictatorship 指一般的「一言堂」:譬如即使 80 年代戴卓爾夫人是民選的首相,但在內閣中,作風日漸專橫,凡有異議的大臣都遭到排斥趕出局。

戴卓爾夫人不會將異見者關進監牢,也不會推出午門斬首,Dictatorship 是一種作風,可以無害,也不必損及性命。

Autocracy 則是「寡頭獨裁」:獨裁指數升高,而且不是一個人做帝王,而是三數人形成一個壟斷權力的利益共式。譬如 70 年代蘇共的布里茲尼夫(Brezhnev),其個人並無史太林的威望,但與柯西金(Kosygin)等組成一個獨裁集團,布里茲尼夫是董事長,另有總經理和秘書長。雖然沒有一人帝皇如史太林,但「獨裁專制」、「打壓異己」、逼害自由的本質一樣。

「寡頭獨裁」不太會演變為最殘暴的「暴政」(Tyranny),因為 Tyranny 往往伴隨一人的情緒喜好,而且在權力絕對化之後,必然發生。羅馬帝國的尼祿、卡利古拉,即是一人獨裁演化為暴政下的暴君。

尼祿甚至精神不正常,卡利古拉則心理變態,一個縱火而俯視羅馬焚燒哈哈大笑,另一個則亂倫。一人的權力完全不受制約,心智一但出現異化,如朱元璋患有被逼害妄想症和極度猜忌,一個朝廷,進而一個國家即刻血流成河。

1980 年曾專善統戰的元老李維漢,向鄧小平提出書面意見,指出:之所以出現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悲劇,是因為「中國人的封建遺毒」太深,建議鄧小平「補上封建遺毒這一課」。此處所說的「封建主義」含義不符,其實若真有封建,反而有自由空間。

20 年代中國北洋軍閥割據,就是某種封建主義復闢,卻有豐富的出版業,報業也百花齊放,成為中國新聞學的文藝復興時期 。

因此現代中國所說的封建主義,亦即專制主義。至於專制,中國人的學術研究層次不及西方豐富,因為西方自羅馬帝國以來,實在見識太多,也吃盡不少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