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與火車於 19 世紀初面世。初時,火車頭只在煤礦內作運輸用。1802 年,發明家 Richard Lovell Edgeworth 提議在城鎮內設置公共鐵路,一般車輛停靠在鐵路開端處,待火車到站後,連馬帶車駛入車卡,由蒸汽火車將車輛高速載到鐵路另一端。在當時的英國學者和政府官眼中,火車並非運輸工具,而是道路本身。在鐵軌上運行,就如船在運河行駛,或馬車駛經收費道路一樣。利物浦至曼徹斯特的火車鐵路(Liverpool – Manchester Line)曾經就是如此運作的,「私家火車」的車主只要付路費,就能駛入這條鐵路,而鐵路兩旁的居民,如果想用這條鐵路載客或載貨,則可申請自費建造延伸支軌作和新車站。
但學者 Dionysius Lardner 認為,火車和鐵路系統應視為一整台「巨型機器」(a vast machine),而機器內所有零件,即一眾火車頭,只應由一位指揮者指令。若多人在同一條鐵路上各自指揮各自的火車頭,彼此鬥快、爭生意,此「機器」終有一天會不勝負荷。
由此可見,在 19 世紀初時,火車與鐵路雖已為民用設施,但只具雛形。到了 19 世紀中期左右,各鐵路系統的火車司機與車站職員,開始以電報機傳訊,信號系統因而改良,火車鐵路的運作方式才定下來,直到今天也沒有太大改變。
19 世紀的火車,在 21 世紀現代城市人眼中,或許相當慢,速度大概為每小時 20 至 30 英里(即 32 至 48 公里)。而當時歐洲人常以驛站馬車(stagecoach)代步,火車的速度約為馬車的 3 倍。
在 1843 年,巴黎至盧昂(Rouen)及奧爾良(Orléans)的鐵路落成啟用,當時著名作家海涅(Heinrich Heine)在巴黎居住,得知此事之後,曾如此寫道:
從今日起,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以及何謂對與錯、好與壞,都必定改變!本來我們是從來不會質疑空間與時間的,現在都要重新想想。火車鐵路已經消滅空間了…… 將來如果比利時和德國也有鐵路,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甚麼模樣啊?各國的高山與森林,都仿佛移到巴黎來了。我仿佛聞到德國椴樹的氣味,而北海的巨浪則快將捲到我家門前了。
自 19 世紀起,就有學者將火車鐵路這些「巨型機械」稱為「時空消滅者」。為何火車能消滅時間與空間?因其速度比馬車快 3 倍,故火車即「消滅」了 3 分之 2 馬車車程的時間。工程師為了令火車速度平穩不變,建造鐵路路軌時,必須平整地基,建橋挖隧道,使軌道平直。故火車行駛時,不似馬車搖晃起伏,相比起來穩定得像沒有動一樣。乘搭火車就是上車之後呆等至某站落車,乘客甚至連沿路風光(savor)都未必來得及記住,由某地往某地之間的「空間」,就此消滅。
火車鐵路消滅時間與空間之後,邊遠鄉郊猶如近郊,城鎮縮成市中心,近郊縮進城市裡,而小國則縮成大城鎮。
著名社會學家 Emile Durkheim 曾寫書說,社會居民的生活作息節奏,好壞對錯的判斷,都是由傳統風俗觀念裡的時間觀與空間觀所定。本來「物離鄉貴」,只因物品的產地在人心目中很遠(例如香港坊間所謂「來佬貨」)。有了火車鐵路之後,城鄉之間的空間與時間已消滅,此等物品仿佛未曾「離鄉」,結果就如德國哲者 Walter Benjamin 所謂,失去舊有的「鄉土氣息(aura)」,如果還是賣得貴,就是「騙財」、「做生意不老實」。各地鄉民本來各自各做生意,有了火車鐵路高速運輸之後,彼此的農產品都能同時在市中心買得到,從此各鄉村農民就非得「爭生意」不可了。
現代城市人有廉價機票可買,有高速火車鐵路乘搭,能速遊世界各國,又有高速電腦網絡通訊,能在各國網絡商店郵購百萬種大小奇貨。結果世界各國人情與風物,好像都漸漸令人覺得「不稀罕」。這是福還是禍呢?
參考資料
Schivelbusch, Wolfgang, Railway Journey: the industrialisation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19th century, Berkeley, Californi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