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不如聞名的「蒙娜麗莎」

A+A-

試想像置身於 19 世紀,如果見到達文西的曠世名畫「蒙娜麗莎」,你或會驚歎不絕,然後像當時英國評論家 Walter Pater 寫下獨到的感言,「她比她坐著的岩石更要古老,就像一隻不老彊屍,她已經死過很多次,知道了墳墓裡藏著的秘密」,以歌頌畫中女子的永恆美麗。

不過,在今日的智能手機世代,你可能在驚歎不絕之前,首先就要在人頭湧湧間拿出手機拍照,然後上傳到社交網頁。大多數遊客到訪羅浮宮親睹「蒙娜麗莎」時都有此共同習慣,卻很難親眼鑑賞畫中流傳五百年的美妙所在。「在畫冊或者網絡上看見的,其實更加清楚。」「紐約時報」引述來自上海的 Jeannie Li 對羅浮宮內「蒙娜麗莎」的第一印象:「這裡太小了,而且太擠迫,根本難以靠近看清楚細節。」

這次到訪巴黎其實是 Jeannie Li 和她丈夫 Steven 的蜜月之旅。為何度蜜月期間會選擇去羅浮宮看藝術品呢?答案毫不意外,Jeannie Li 坦言:「因為它(蒙娜麗莎)很出名,因為那個神秘的笑容,還有,因為我看過『達文西密碼』。」暢銷小說家 Dan Brown 的名著,成為吸引她朝聖的一大動力。

然而,現場大約還有 150 人擁擠於這幅名畫之前,不是拍攝這幅作品,就是拍攝他們跟這幅作品的合照,讓她感到大煞風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 Scott Reyburn 形容,這正好說明數碼時代下,大眾觀賞藝術的模式已有轉變。比起聚精會神地注視真跡,拍照才是整個過程最主要的體驗。

Scott Reyburn 引用英國評論家 John Berger 的 70 年代經典名作「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指:「畫作的真正意義不再存在於畫作之上,它們的意義已改為在傳遞中產生。」其論述放在今日這個數碼化和機械複製年代,仍然貼切。

更經典的例子,或要數到 2014 年,美國巨星夫婦 Jay-Z 和 Beyoncé 獲邀帶著女兒遊覽羅浮宮,兩人在「蒙娜麗莎」前拍了一張合照,並上傳到 Instagram,隨即惹來大眾關注,更被外媒形容:「沒照片能比 Jay-Z 和 Beyoncé 一起站在『蒙娜麗莎』面前更震撼了。」且說羅浮宮去年繼續是全球最多人到訪的藝術館,共錄得 810 萬到訪人次,而 Beyoncé 當年在「蒙娜麗莎」面前擺出 V 字手勢的照片,則吸引了近 84 萬人按讚。

這也諷刺地反映了機械複製年代的現實。可以想像,純粹上傳一張「蒙娜麗莎」的照片,其實並不會換來如此具話題性的反應。透過網絡和印刷技術,產生了隨處可見的大量複製品,反而令真正具藝術價值的作品逐漸失焦。

「蒙娜麗莎」就是一個在複製生產中削減了自身魅力的最佳例子。在真跡面前失望而回的人不只 Jeannie Li,來自美國鹽湖城的 Katie Qian 亦坦言:「無法留下甚麼深刻印象,它太小又太暗了。」原因是大家都太熟悉這幅畫作了,以致見面不如聞名,或至少不如合照的意義重大。正如 Jeannie Li 表示:「大家都搶著拍照,然後上傳到 Twitter 或 Facebook,因為這是『到此一遊』的證明。」

或有人慨嘆,訪客太多,就算不是想「打卡」,要真正用心欣賞大師傑作也不容易。Scott Reyburn 特意提醒,儘管每年都有數以百萬人為一睹「蒙娜麗莎」而前往羅浮宮朝聖,但大多數人都會直接在達文西另一幅名畫「岩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面前走過:「可能不是太多遊客意識到,機會不大 —— 但如果這幅畫真的拿出市面拍賣,同樣可以賣到幾億美元。」

至於受盛名所累,一直囚禁於密封膠箱中的「蒙娜麗莎」,因它而產生的各種意義,其實跟本來的藝術品亦再無關係,已褪色成一個朝聖拍照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