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調查記者 Ronen Bergman 的新書 Rise And Kill First(「先下手為強」),描述以色列情報組織莫薩德(Mossad)自立國以來發動的多次暗殺行動,稱其效率為全球之首。
莫薩德當然沒有 007 的迷人風光,但在現實中的威名則非 007 所能及,任何一個真實個案,都是現成的驚慄片。譬如建立巴解的首領之一 Wadie Haddad 被暗殺的過程。當時 Haddad 是西方通緝的頭號要犯,他一手訓練出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Carlos the Jackal),也是劫持飛往烏干達的法航班機的幕後主腦。從 1978 年 1 月起,一個打入 Haddad 內部,代號 Sadness 的莫薩德特工,將 Haddad 日常使用的牙膏,換成外表一模一樣的致命毒藥,令他每天都在不知不覺攝取毒素,至 3 月時毒性開始發作,巴解派人聯繫東德,飛往柏林求醫,但為時已晚,Haddad 死的時候七竅流血。
根據 Bergman 的調查,莫薩德的暗殺效率非別國能比,僅過去十年,他們發起的暗殺行動約有 800 宗,死亡人數雖不能確定,但肯定數以千計。
行動自然會有閃失,1968 年的一次行動據稱向 1959 年的小說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取經,雇用了一個瑞典心理學家,花數月時間用催眠方式給一個被俘的巴解分子洗腦,令他去刺殺巴解首領阿拉法特。1968 年 12 月 19 日,這個「被洗腦」化名 Fatkhi 的戰俘偷渡過境,5 小時後消息傳來,Fatkhi 已直接自首,行動徹底失敗。
近年莫薩德已經被公認為全球最有效率的特工組織。2010 年 1 月在杜拜酒店的一次暗殺行動震驚世人,特工在光天化日之下用假護照在 Al-Bustan 酒店登記入住,閉路電視拍到他們喬裝成遊客,持網球拍的模樣,等待哈馬斯高層 Mahmoud al-Mabhouh 回房,用超聲波的高科技在他頸部注射毒藥致死,任務順利完成,4 小時之後,幾乎全體特工都已飛離杜拜。
莫薩德的暗殺目標並不完全是巴解或極端左翼分子,據作者調查,莫薩德暗殺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個英國警官,來自 Suffolk Coast 的高級督察 Tom Wilkin。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 Wilkin 在耶路撒冷任職,負責追擊猶太復國主義游擊隊成員。當時耶路撒冷屬英治巴勒斯坦管轄,官方極力擺平雙方的仇恨。因此,Wilkin 便成為猶太武裝游擊隊的暗殺目標。1944 年秋天,當 Wilkin 在街上巡邏的時候,一個雜貨店的小男孩在他面前丟下了自己的帽子,向游擊隊發出信號,顯示目標在槍擊命中範圍內,Wilkin 最終死在兩名游擊隊員槍下。
負責行動的殺手之一 David Shomron 事後聲稱,從未因此感到過一絲悔疚,因為他們相信,「愈多棺材運抵倫敦,距離自由的日子愈近」(the more coffins that reached London, the closer the day of freedom would be)—— 這句話可以說是本書的主旨。
接下來 1946 年耶路撒冷的大衛王酒店(King David Hotel)發生爆炸慘案,導致 91 人死亡,身在倫敦的艾德禮(Clement Attlee)政府這才同意和猶太復國分子會談。
以色列立國之初,虎狼環伺,血腥殘酷的種族仇殺無日無之,除巴勒斯坦之外,其他阿拉伯國家也都想扼殺以色列於襁褓之中。以色列人長期為強烈的不安和敵意所驅使,除了力求生存之外,還有向納粹復仇,也是立國的根本。即使直到今天,反猶主義依然在歐洲的政治版圖中有一席之地,面對這樣的現狀,以色列的暗殺組織依然無一絲懈怠,並不意外。猶太教經書「塔木德」(Talmud)有云:「如果有人要殺你,站起來先下手為強」(If someone comes to kill you, rise up and kill him first)。本書書名即取自於此,作者認為這也是莫薩德組織成立的宗旨。
本書取材自 1,000 多個訪問以及為數更多的洩密檔案,驚心動魄堪比勒卡雷小說,但是出版過程曾冒巨大風險,以色列國防部指控作者「導致間諜行動惡化」,甚至要求情報局採取措施,因為這本書也指出了莫薩德行動失敗,傷及無辜的事實。
譬如 1973 年暗殺「黑色九月」首腦 Ali Hassan Salameh 的行動,「黑色九月」即策劃 1972 年慕尼黑奧運會慘案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1973 年 7 月 21 日莫薩德特工發現 Salameh 和女友身處挪威 Lillehammer 的一家咖啡館而發起行動,結果發現誤殺的是一個摩洛哥侍應及其懷孕妻子。事後挪威警方拘捕了 6 名莫薩德特工,其中 5 人被判監禁。不久之後這 6 名特工回到以色列。最終莫薩德於 1979 年 1 月 22 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起汽車炸彈襲擊,完成任務,只是行動中一共有 8 個人被殺,包括一個德國修女和一個英國學生。
但是無辜性命的代價,不能撼動一絲以色列自衛的決心,作者認為,自從 1948 年以來,以色列的危機從來沒有消失過,以至於以色列領袖將復仇視為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