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典籍「嶺南叢述」記載了一個白蟻食銀的故事:康熙年間負責鹽務課稅的官員發現,部分庫存的白銀突然消失,其後發現白銀為白蟻所食。儘管一些地方風俗誌,記載的事件未能確定真偽,但若放在現代人的儲蓄狀況上,卻是另類的「事實證明」:假如只把賺到的錢鎖進夾萬、低息儲蓄戶口,日子過後,存下的錢會一點一點地「消失」—— 貨幣的購買力,往往隨著通脹而下降。
身為美國律師的 Danielle Town,於本年推出投資書籍。她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提到,自己 34 歲時,一方面對工作感到疲憊,想盡快退休,另一方面亦需思考,除工作收入以外,有甚麼方法可能提早實現目標。當時,她想到的是盡量儲蓄:「我在節省開支,認為這是聰明的做法。而且我覺得這樣十分安全、妥當。」Danielle 在書中如此記述當時的想法:「我知道存錢不會有太大增長,但起碼不會減少一分一毫。」
對不少選擇以儲蓄方式準備退休生活的人來說,Danielle 的話正是保持儲蓄習慣的最大原因 —— 雖然低回報,但同時低風險,似乎能保證辛苦得來的一分一毫不會消失。然而,Danielle 與其父親,著名投資者 Phil Town 對話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由於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單靠儲蓄手段,無法增加金錢的購買力,最終反而「坐食山崩」。
「我只知道通脹是宏觀的經濟狀況,但從來沒在個人理財的儲蓄行為上,考慮這回事。」是以,她發現假如自己「無所事事」,便會一直蝕錢。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情況持續下去,今年一張 20 元的鈔票,幾年後,表面上仍是 20 元的鈔票,卻可能需要再額外花錢才能買到同樣商品。以本港為例,1986 至 2016 這 30 年間,只有 6 年的通脹率錄得負數,其餘均呈不同程度的升幅。
假如回到退休問題上,則更能突顯儲蓄對通脹的無力。在美國,1968 年的 1,000 美元,放在 50 年的今天,則僅餘下當年 137.45 美元的購買力。相反,2018 年的物價比 1960 年高出 751.37%,平均每年通脹率為 2.95%。在以複式計算的貶值速度下,難以奢望儲蓄能保障退休生活。
當然,不少人都知道通脹的「威力」,但卻反而成為消費的動力。Phil 於書中闡述這種現象:「由於通脹以及人們購買的東西在『明天』會變得更為昂貴,人們都將所有的錢都花在『今天』。所以,才需要鼓勵人們儲蓄而不是花錢。沒有人說你儲下金錢後,就任由它白躺在戶口裡。」對改變了消費習慣的人來說,儲蓄仿佛已是終極一步,然而,通脹照樣會「蠶食」閣下的血汗錢,當初對通脹使購買力降低的恐懼,反而在儲蓄後實現。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扭轉儲蓄貶值的厄運?Danielle 認為,儲蓄是個人理財的關鍵環節,但用以投資是更明智的做法:「投資是解決通脹導致貶值的最佳辦法,你的金錢必須有所作為。」回到 1968 年的 1,000 美元上,假設某項投資使投資者能每年獲得 4% 的複式利潤,50 年後,便會增長至超過 7,000 美元。
不少人談及投資總會因不同原因卻步,如不熟悉「遊戲規則」、擔心投資風險導致得不償失,或在成長中曾見證市場崩潰等因素,這些原因都確有參考之處。投資不能保證穩賺,只不過,原來一味儲蓄,最終也是逃不過通脹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