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柬埔寨西北方暹粒市的吳哥(Angkor),曾是吳哥帝國首都,更是 11 世紀規模最大的城市。至 16 世紀,吳哥卻成變為一座荒廢城市。曾有考古學家認為,由於戰爭失敗導致城市突然被遺棄。但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報告提出,吳哥並非一夜之間成為空城。研究分析沉積物後,發現從 13 世紀起,人們便因當地不穩的氣候、排水系統失修等原因,逐漸放棄城市。
研究環境歷史的悉尼大學副教授 Dan Penny 及其團隊,分別從吳哥城南門附近的護城河、城堡以及等其他地方採集沉積物,包括作物花粉、燃燒的木炭粒及灑掃土地的後的碎屑。它們經過年復一年的風吹水流,由城市的排水系統流到護城河底部。通過檢視沉積物,可以得知城市的活動。
高棉人在 11 世紀晚期或 12 世紀初挖掘吳哥城護城河。團隊發現在同一時期,無論在城市周圍,或叢林、稻田均見花粉沉積物的蹤影,木炭出現的痕跡亦反映當時人們有定期燒土種植作物。但至 14 世紀初,花粉的數量開始逐步下降,木炭殘餘物亦然。而此時流入護城河的沉積物數量同樣減少,表明吳哥城周圍的土地使用率正在減少,城市的灌溉及排水系統得不到維護。
直至 14 世紀中期,相關問題已持續出現數十年,沉積物多為厚泥炭,顯示沼澤的浮游植被墊層已堵塞護城河。團隊表示,這是管理者沒有繼續為護城河作結構維護的結果。Penny 進一步指:「吳哥城大部分基礎設施出現的明顯損壞,皆由 14 世紀後半期的洪水造成。」吳哥的水道系統崩潰,與 14 世紀中至 15 世紀初的氣候變化有關。到 14 世紀末,「吳哥城南部護城河已長滿植被,暗示管理經已停止。」
不過,團隊至此的發現仍不足以解釋吳哥是如何逐步衰落,吳哥居民可能基於 14 世紀的洪水,摧毀水道網絡而直接放棄城市。不過,團隊以護城河的沉積物層及歷史資料分析,認為是城市的精英階層,包括統治者及管理者首先離開吳哥,在湄公河三角洲及洞里薩湖一帶建立新的權力中心,吳哥隨之漸漸失修。
何以精英階層會放棄壯麗的吳哥城?Penny 及一眾同事則認為,問題同樣出於城市老舊的基礎設施身上。「在 13 世紀,吳哥的建設發展已經飽和,能開發的均已完全開發。而寺廟、水庫這樣的大型設施難以移動或修改,因此限制了新建築的建造,同時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加上大型基建開始故障損壞,卻因其過於巨大、複雜,無法維護。是以另覓新地重新安置更為可行。」城市的設計使維修管理過於困難,負責的人只能離開。「城市的靈活性十分重要。我們發現過於複雜,及互相依賴的關係,會使大型低密度的城市變得脆弱。」
儘管精英階層離去,吳哥尚有部分居民留守。大城王國(泰國)於 1431 年消滅吳哥帝國,並佔領吳哥 10 至 12 年,但考古學家仍能在當地發現一些作物、雕塑及陶瓷器皿,顯示仍有人們居於此地。Penny 指:「即使資料不完整,但普遍認為部分吳哥地區,尤其是吳哥窟如此的重要寺廟從未完全被遺棄。許多地方仍有剩餘人口繼續生活,只是人數、身份,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