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企業誕生,除了基於一個錢字,往往也帶點傳奇色彩。跨國匯款公司 TransferWise 聯合創辦人 Kristo Kaarmann 據說也因一個「愚蠢的失誤」,繼而成就一盤估值達 12 億英鎊(約 124 億港元)的生意。
TransferWise 總部位於倫敦,經營國際匯款業務,由兩名愛沙尼亞人 Taavet Hinrikus 和 Kristo Käärmann 聯合創辦。Taavet 是電訊公司 Skype 在初創時期的第一批員工,Kristo 則曾任職於國際會計師樓羅兵咸永道及德勤。
就在 2008年,當時只 28 歲的 Kristo 在倫敦擔任管理顧問,獲得 1 萬英鎊的聖誕獎金。由於其時愛沙尼亞的利率較高,他決定將這筆錢從英國賬戶轉入愛沙尼亞儲蓄賬戶,計劃賺取更高利息。他首先向英國銀行支付了 15 英鎊的費用,並轉移了 1 萬英鎊。然而,在一星期後,他發現所轉移的面值比預期少了約 500 英鎊。
金額不如預期,始發現自己的「愚蠢」。他在接受英國廣播新聞專訪時表示:「我傻愣愣地期望英國銀行給我的匯率會是我在路透社和彭博社看到的匯率。」
「相反,銀行使用了要低 5% 的匯率,這是他們的生財之道。這是我的失誤。」聰明反被「聰明」誤,Kristo 為此感懊惱,發誓要想出一種匯款方法,不讓銀行得逞。
最初,Kristo 找到了他的愛沙尼亞朋友 Taavet,Taavet 當時是 Skype 的主管。兩人各取所需,「非正式地」轉移資金。這並非甚麼違法之事,只是 Kristo 經常需要把英鎊換成克朗(當時的愛沙尼亞貨幣),反之 Taavet 則需要把克朗換成英鎊,他們協議選擇中間市場匯率,互相兌換。不久之後,他們建立了一個愛沙尼亞朋友網絡,包括一些外國人與愛沙尼人,彼此配對所需。Kristo 和 Taavet 從中意識到「有得做」。
在 2011 年,他們在倫敦推出了 TransferWise,允許用戶以中等市場價格向海外匯款至一種貨幣,固定費用為 0.5%。他們以配對各地匯款需求的方式,巧妙「轉移」款項,例如英國有人需要匯款到香港,款項會傳入 TransferWise 在英國的帳戶;TransferWise 則在香港的帳戶支出款項至受款人戶口。就像他們當初各取所需般,資金實際不必跨國轉移。
- TransferWise 官方宣傳片解釋其運作原理
為了釐清法律問題,在成立之初,他們為 TransferWise 在英國金融監管機構下註冊為「許可電子貨幣機構」,使之受其監管。
最初他們是依靠儲蓄發展業務。到今日,TransferWise 擴張成國際企業,投資者包括維珍老闆 Sir Richard Branson 和 PayPal 聯合創辦人 Max Levchin。
如同許多初創企業,在爭取投資的初期處處碰釘。他們稱,初時總共與 15 位投資者洽談,最終還是無功而還。Kristo 說:「歐洲沒有人會理會我們,當時的歐洲投資者對於風險遠遠比美國投資者要保守。」結果,他們從紐約一家名為 IA Ventures 的小型基金中獲得了第一筆資金。隨著 TransferWise 穩步增長,吸引到其他投資者的目光,現在它已經籌集了 3.05 億英鎊的投資。
TransferWise 在全球不同地區設有 11 個辦事處,第二大辦公室設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有時亦會以愛沙尼亞初創公司自居,畢竟創辦人均來自愛沙尼亞。同時,其網站和應用程式已有逾 4 百萬人使用,橫跨 50 個國家,提供 49 種貨幣。該公司表示,每月使用其服務匯款的金額達 30 億英鎊。
經歷 6 年的拓展期,該公司終於 2017 年轉虧為盈,年利潤達 620 萬英鎊。現時公司聘用的員工多達 1,400 人。
金融科技作家和評論員 Chris Skinner 表示,TransferWise 增長如此快速,是因為費用便宜,並且沒有任何隱藏費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重量級人物投資並支持這項業務,便有潛在成功的機會。」「與 Monzo、Starling、Revolut 以及其他英國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一樣,TransferWise 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並通過技術,以最低成本瞄準卓越的客戶體驗,從而改變金融服務。」
TransferWise 去年已表示,正計劃在亞洲拓展業務,包括正向香港金管局申請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及接入轉數快(FPS)系統,冀望實現全球無阻即時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