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決定人類說話能力?

A+A-
人類由狩獵採集改變獲取食物的方式,可能同時為發音系統帶來變化。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文諺語 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道出飲食反映人的性情和偏好。不僅如此,近日有科學研究發現,數千年前農業興起,可能影響了人的發音系統。

瑞士蘇黎世大學比較語言學系 Damián Blasi 博士及團隊,以生物力學及語言學作考證,認為農業活動生產出口感較軟的食物,改善了人類牙齒隨年齡增長而損耗的現象,令唇齒音如「f、v」更易發出。假如研究得到證實,將是學界首次證明,文化引發的人類生物學變化,促成全球不同語言的轉變。Blasi 強調,牙齒本身若持續磨損,並不能為語言帶來轉變。相反,磨損的狀況逆轉,卻能令使唇齒音的音節出現機會增加。

研究指,據過去 30 年對眾多史前頭骨的研究所見,人的上排牙齒,天生有輕微覆蓋下排的狀態。一副健康齊全的牙齒,能牢牢嵌入顱骨和下顎骨,但隨著年齡增長,牙齒隨之鬆動,基於自然磨損,兩排牙齒便會傾向垂直對齊。為此,下顎向前推移,使得咬合時,上、下排齒的邊緣拍齊,這種牙齒結構轉變常見於人類的成年期階段。然而,當農業技術出現,粥、芝士及柔軟的食物成為全新飲食習慣,人們不必如此費力咬噬食物,省下更多氣力,自然減少磨損。不少人因此在成年階段,亦能保持牙齒的咬合狀態。

農業活動令人得到更軟的食物,進食時牙齒磨損減少。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只要保有牙齒,「f、v」等唇齒音便可由此得到更多發揮機會。因為一般而言,上排牙齒略微突出,能更易發出唇齒音的音節。團隊進行的後續分析亦成為支持上述結論的證據,他們以電腦模擬計算,有上排牙齒覆蓋與否,兩者之間在發音時,要使用多少面部骨骼及肌肉的力量。結果發現,上排牙齒覆蓋的口腔結構,發音時比後者少用 29% 力量。研究團隊指,一旦「f、v」的發音「成本」不再那麼高,聲節的出現便能變得更普遍。

唇齒音的出現,最初或純粹出於偶然。人們可能想發出雙唇音如「p、b」 ,但因為牙齒齊全,意外的說出了「f、v」等唇齒音。一旦新的音節出現,便可能不停用,因為新音節能合成出新的詞彙。研究團隊對照不同方式獲取食物的人類社會,與語言使用的關係。就「f」音節而言,他們發現現代狩獵、採集社會使用的頻率,僅為農業社會的 4 分之 1,表明音節可能與飲食有關。

此外,他們觀察不同印歐語系語言時,發現 4,000 至 6,000 年前,唇齒音突然大量出現,此前卻只有不到一半,同期正是乳製品及穀物種植開始發展之時。研究合著者 Balthasar Bickel 認為並非巧合。「我們擁有的語音,受到生物學的根本影響,不僅是文化的演變。」

蘇格蘭大學古生物學家 Marcia PoncedeLeón 與 Christoph Zollikofer 沒有參與是次研究,但亦對此持開放態度。「牙齒磨損是引起深度演化的常見根源。而且不限於人類以至人族(hominini),在類人猿(great apes)身上亦很常見。誰知道歷經數百萬年的演變中,它會對人類語言多樣性產生甚麼影響?」雖然是次研究依靠假設推斷結論,但維也納大學的生物聲學專家 Tecumseh Fitch 亦表示認同:「我認為作者建構了十分合理的事例。顯示出文化變遷下,生物結構的約束,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