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飲食危機:多鹽、少穀,蔬果太昂貴

A+A-

著名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最新發佈一項大型研究的結果,由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研究小組負責,從 1990 年至 2017 年的 27 年數據中,追蹤調查全球 195 個國家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結論是飲食不良而導致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

研究小組聲稱,研究目的是為了促進全球盡快協作,改變現有食物生產系統和相關政策,推動健康食物的生產,結合市場分配,才能達到人人飲食均衡的目標。

研究員之一、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及評估研究所總監 Christopher Murray ,過去 20 多年來,鈉、糖和脂肪一直是國際醫療政策辯論的焦點,但他們的研究顯示,攝取過多的鈉,同時缺乏穀物、水果、堅果、種籽、蔬菜的攝取,才是最大的健康威脅。

這項研究評估了 195 個國家的飲食習慣,以 15 種飲食作分類:

  • 攝取偏低的組別:水果、蔬菜、豆類、穀物、堅果和種籽、牛奶、纖維、鈣、Omega-3 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
  • 攝取過多的組別: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反式脂肪酸和鈉。

研究員又補充,並非所有類別食物都能獲得足夠的數據,只有 25% 的國家能提供有關鈉的數字。

最理想的飲食習慣,是 15 種食物都攝取建議的分量,但過去 27 年來沒有國家能做到;有些地區的人甚至任何一種食物都無法達到。另外,各地區飲食習慣各有傾向:在中亞地區,蔬菜的攝取量最佳;富裕的亞太區能吸收足夠的 Omega-3 脂肪酸;加勒比海地區、拉丁美洲、南亞、撒哈拉西南非洲地區飲食中豆類充足。

平均來看,全人類攝取的堅果和種籽類食物最少,只佔建議分量的 12%;而喝含糖飲料則超標 10 倍有餘;平均飲用牛奶的分量,也只有建議的 16%;穀物的吸收為 23%;食用加工肉類達建議分量的 2 倍;鈉的攝取超標 86%。

飲食中含過多的鈉,是中國、日本及泰國最大的健康風險,和死亡及疾病有最大關係。攝取穀物不足,則是美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埃及和德國等地風險最大;孟加拉人的風險在於吃水果不足,墨西哥則是堅果及種籽不足。在一些人口大國,過多攝取紅肉、加工肉類、反式脂肪和含糖飲料等因素,在健康風險中,反而排名居後。

2017 年數據顯示,因飲食習慣導致死亡,各國錄得的數字懸殊,有數以 10 倍的差距。數字最低的是以色列,10 萬人中只有 89 人,其次低是法國、西班牙、日本和安道爾(Andorra);美國排 43,有 171 人;中國排名 140,有 350 人。數字最高的國家是烏茲別克,10 萬人有 892 人,其次高是阿富汗、馬紹爾群島、巴布亞新畿內亞和瓦努阿圖。

這項研究反證當今發起的許多健康飲食風潮,其實並沒有帶來太大效應。研究小組呼籲,全球各國必須採取新的措施,在謹慎對待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干預現有的食物系統,以求達到飲食均衡。

不過,研究的不足之處, 在於他們所獲得的食物和營養的數據當中,並沒有考慮體重因素,而有些死亡個案則並非單由飲食習慣所導致。

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流行病研究會的 Nita G. Forouhi 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過去由營養成分主導的飲食指引,日後或將轉為由食物主導。然而,改變飲食習慣極為困難,目前而言,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已經高得令人卻步。如果每天要攝取建議分量的蔬果,在低收入的國家,所需費用超過國民平均收入的一半;在中等偏低收入國家也達平均收入的 18%;只有收入最富裕的國家才負擔得起,只佔平均收入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