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跟蹤健康,令身心更好過?

A+A-

利用健康手環或手機應用程式,記下運動量及生活習慣,以自我跟蹤(self-tracking)方式了解個人健康狀況,近年成為新風氣。但是讀取這些數據,就能有效解決健康問題嗎?還是純粹心理上好過?

自我跟蹤主要通過計算睡覺時轉身的次數、當天的步數,或在一星期內回覆了多少電郵,以求得到更好的睡眠質素、保持健康,或擁有更高效率的早晨。追蹤生活各方面,確有其好處,例如助人管理飲食、掌握胰島素水平及生育能力,甚至有人從中發現潛藏的情緒問題。

量化生活國際群組 Quantified Self 聯合創辦人 Gary Wolf 說:「自我跟蹤的魅力,不單在實行某些特定目標上所起的作用。這是一種強迫症、一種好奇心,它似乎在任何特定用途上,都能發揮作用。」這種以規則思維及行為傾向模式,了解身體狀況的方法,心理學家大致稱為系統性的認知風格。

美國東北大學傳播學副教授 Joseph Reagle 在自我跟蹤數據分享會 Show & Tell 上,透過分享者了解到自我跟蹤如何發揮作用。其中 Kay Stoner 長期受頭痛困擾,為了解決問題,她以日記寫下症狀及發作背景等資訊

個人紀錄顯示,Stoner 透過做些特定事情,有助減輕頭痛。「如果你有客觀的數據顯示,曾可透過做某些事情而減輕痛楚,只要嘗試再做一次,或可扼殺這個絕望及無助的根源。」她又指當有記錄在手,就能更清楚地與醫生溝通。

追蹤及實驗是 Stoner 管理痛苦的方式,並由此找到希望,以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她直言:「數據為我的生活增添了框架、意義和目的。」不過,當疼痛紀錄及補救措施都起不了作用,便令她感到沮喪。像雜誌 Wire 前主編 Chris Anderson 自我記錄多年,記住了身體發生的問題,雖很少從中得到教訓及得益,但他仍然堅持記錄多年,原因是「想要相信」自我跟蹤會起作用。

關於記錄者的心理,Reagle 指有時他們「只是喜歡繪製自己的數據,作出記錄後,便從中挖掘數據背後更大的意義。」但 Reagle 強調自我追蹤是雙面刃,有可能帶來龐大的壓力。數據的顯示可以是啟發,也可能是一種誤導。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自我跟蹤的作用在於記錄,而非其效用,這有助他們應對生活的不確定性。而普通人應該謹慎對待它,並對「自我跟蹤」所衍生的昂貴記錄工具及嶄新說法,抱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