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把香港分離的五毛

A+A-
中聯辦外的國徽被示威者塗黑。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能否自給自足的可能性一直是許多人有興趣研究的範疇,其中最重要的條件,當然包括經濟上的獨立能力。而很多人未想過的是,一直以和香港對立維生的五毛黨,也許正正是把香港產生離心的實際幫手。

早陣子「寶礦力」疑因不認同 TVB 於逃犯條例立場偏頗而調整廣告策略,獲得香港年輕人熱烈支持。事件傳到內地,立即引來五毛大舉反彈,說要倒過來抵制「寶礦力」,多少讓我摸不著頭腦。

「關你咩事?」是我的唯一反應。

內地五毛無所不為的要在輿論圈中爭取曝光,要搵食,我當然明。而這些「逢港必反」的態勢亦非甚麼新鮮事,如此具攻擊性的態度會得到幾多實際的支持,老實說我頗不上心。要做到如香港(尤其是近日)齊上齊落的行動力,在一個連集會都沒自由的國家,又何來那種凝聚力?鍵盤口水戰,或是翻牆過來在社交媒體製造噪音倒是在行。只是真正影響到銷售收入的情況,我猜大部分品牌都明白哪邊更不好得罪。

然而,即使未必會真正影響市場,但對於品牌來說都不好玩,我懂的。但我今次想講的,卻是內地五毛這種對抗式的市場壓力,也同時在很多人不察覺的情況下鼓吹了分離香港。

簡單地說,在香港最近的社會運動期間,不少本地品牌都有發聲支持。這些明確表達了立場的,輕則被內地網民呼籲抵制,重則實際被終止了和內地的各種合作關係。

不單止品牌,就連一些軟性如藝人或非政治類型網媒,都有許多例子。就恕我不在此特別羅列名字,相信對社會有所關心的你也早有名單。

因受五毛攻擊而斷了和大陸聯結發展機會的各個公司品牌或媒體,剩下的選擇其實不多:有財力的轉向世界,實力一般的主攻香港本地市場,再弱一點的不能繼續下去的,當然也有人在。

一時三刻或者未見影響,但當社會運動及中港矛盾一日存在,五毛那樣誓要將掛上「香港」兩字的事物排擠,因應市場發展出只面向香港人的公司、牌子、媒體,肯定會變得更為普遍。

過往未曾刻意期望自給自足的公司,在如此環境下半推半就,再加上香港人愈見明確的「自我」意識,引來超越價格的情感主導式消費,也進一步鼓勵了這種歸邊割裂。

此一不能只以價格供求等原理去評估的消費態度,並非前所未見。像日本本土消費者的習慣,就正是如此。當然其持續性在日本龐大的內需市場,自然可以運作得更暢順。但換到香港市場,則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讓過往十多年被內地遊客引致不健康式傾側的市場,逐步康復。甚至於,更多公司或單位習慣不再依賴或期望內地市場,並制訂較為務實自主的長遠發展策略,結果就是更大機會做到自給自足。而這種自給自足,也容許了香港在經濟上擁有更明確的獨立條件。

間中就會聽到某高階五毛被阿爺捉去「打籮柚」,會不會就是因為如此?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現在棲身於香港英國兩地,為求打開雙眼看清世界。雖然嘴賤,仍想將所知所想無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