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之路 30 週年

A+A-
立陶宛人在波羅的海之路當日築成人鏈。 圖片來源:Kusurija/Wikimedia Commons

今年 8 月 23 日,是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30 週年。當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三國國民共 200 萬人,由愛沙尼亞塔林、拉脫維亞里加,到立陶宛維爾紐斯,一同手牽手築成 600 公里長的人鏈,展示三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團結力量。

波羅的海之路
波羅的海之路路線

1939 年 8 月 23 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納粹德國與蘇聯秘密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分兩國在中歐及東歐的「勢力範圍(spheres of interest)」,並商定波羅的海土地併入蘇聯。直至 80 年代末,波羅的海國家仍被蘇聯佔領。蘇聯一方面否認曾立密約瓜分其他國家領土,另一方面聲稱是波羅的海國家自願加入蘇聯。1989 年 8 月 18 日,蘇聯終於承認秘密協議的存在。

蘇聯官員同時表示「互不侵犯條約」的存在,並不影響波羅的海三國家作為蘇聯一員。然而,三國並不作如是觀,同月 22 日,立陶宛政府公開指責蘇聯強行佔領波羅的海國家。翌日,即條約簽訂 50 週年之日,三國人民終於以行動,反對蘇聯以武力強佔領土、建立不合法政權。他們認為,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愛沙尼亞三國,應恢復主權、回復 1940 年前的邊界。

由承認秘密協議,到 23 號為止,組織人鏈抗議(波羅的海之路)的時間十分緊迫。不過組織者最終仍成功策劃抗議路線及評估參與人數。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交通 —— 如何安排所有抗議者到偏遠及人煙稀少的地區,好使人鏈不會中斷,並一一接送回家。當天,參與者在活動所在的城市及村莊聚集,又或自行驅車前往各地。抗議活動在當晚 7 時達至頂峰,塔林、里加、維爾紐斯三地的人連成一線,牽手組成人鏈長達 15 分鐘。

據報道,波羅的海之路共聚集愛沙尼亞 70 萬人、拉脫維亞 50 萬人、立陶宛 100 萬人,總數超過 200 萬。時任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理 Indrek Toome 在當天:「出現在這裡的人,都想感受人們的團結,以及他們正為某種重要的事站出來。」記者 Galina Greydene 回憶指:「生活在蘇聯的人們,想要體驗新事物,『獨立』一詞震驚了所有人。每個人都認為一切會有所不同,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實踐這些行動所帶來的、獨立的可能性。」波羅的海之路,讓大眾踏出這個「第一步」。

立陶宛當年首府維爾紐斯,人鏈連接不斷。 圖片來源:TASS / K. Jankauskas; A. Sabaliauskas

除了成功凝聚三國人氣,在世界各地城市如柏林、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莫斯科、墨爾本、斯德哥爾摩、第比利斯(Tbilisi)及多倫多等,均有支持波羅的海之路的示威活動。蘇聯政府對此自然不滿,批評波羅的海之路是「國民歇斯底里」的行為,並要求三國政府協助遏阻「即將造成混亂及破壞的所有民族主義者」。

儘管蘇聯嘗試打壓三國,但在此後,獨立已成三國人民的強烈意識,蘇聯其後亦只能宣佈「互不侵犯條約」無效。波羅的海之路發生後兩年內,三個國家相繼宣佈獨立,獲得世界各國政府承認。2009 年,時任立陶宛總統 Dalia Grybauskaite 為波羅的海之路十週年發表講話,形容當年的活動意義不容小覷:「這一場勝利中,自由勝過恐懼、不信任及孤立。」在當年有份參與活動的立陶宛學者 Irena Veisaite 眼中,團結是成功的重點:「這證明我們可以團結一致。在困難時刻,我們有時會忘記這份團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