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命運自決的島民:杜林普覬覦下的格陵蘭

A+A-
格陵蘭城鎮 Tasiilaq。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總統杜林普揚言,有意向丹麥收購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Greenland),背後的戰略盤算顯而易見。但長年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並不是杳無人煙的荒島,在大國談判博弈之間,島民是否有權自決命運?此時此刻,他們在想甚麼?

日前有消息人士傳言,杜林普有意購買格陵蘭,引起國際社會哄動。時至週日,杜林普公開承認購島意願,但強調這不是當務之急。格陵蘭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可謂不容置疑,除了在冰蓋縮小的環境下,容許美國船隻越過北冰洋,有待開發的豐富天然資源,相信亦是誘因之一。

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位處北極圈以南 150 哩,聚居全島 3 分 1 人口。「華爾街日報」獨家採訪當地居民,有受訪者以笑話看待消息,亦有不少人表現抗拒,甚至勾起他們慘痛的殖民記憶,回想起丹麥王國數個世紀的管治下,本土文化和語言如何備受壓制。

格陵蘭本土的因紐特族人。

在海邊釣魚的居民 Helene Elisasen 聲稱,她認識的人都對收購建議一笑置之,齊聲說:「不了,謝謝。」傳統因紐特紋身師 Maya Sialuk 則斥責,美國的要求麻木不仁、粗魯無禮:「經歷近 300 年的殖民,我們還努力在創傷中復原,現在這個美國白人傢伙竟然說要收購我們。」

Daniel Thorleifsen 在格陵蘭經營高爾夫球會,但當地高爾夫球場每年只開放 4 個月,其他時候都鋪滿積雪,格陵蘭航空(Air Greenland)的螺旋槳飛機成為出入主要交通。Thorleifsen 笑言,只要杜林普親身到過格陵蘭打高爾夫,便可能喪失收購格陵蘭的興致。

「我們的國家始終屬於我們」

格陵蘭貴為全球第一大島,面積超過 80 萬平方哩,橫跨北大西洋至北冰洋,面積接近一個沙特阿拉伯,表面有 80% 被冰雪覆蓋,人口主要聚居在岸邊。

由於地勢崎嶇不平,城市與城市間欠缺道路接駁,除了海路交通外,飛機和直升機都是代步工具。當地機場和直升機坪網絡,有些甚至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島上經濟主要依靠蝦類和魚類出口,還有丹麥每年 5.91 億美元的撥款補貼,另外礦業和旅遊業都方興未艾。

上述經濟條件當然吸引不了杜林普,但格陵蘭在地緣政治上,對美國卻有著無可替代的戰略優勢。丹麥與美國早就簽署安保條約,美軍在當地設有空軍基地 Thule Air Base,並且建有導彈預警系統。中國曾經提出為 3 座島上機場融資,最終被美國國防部叫停,美方亦愈加擔憂格陵蘭可能落入競敵手中。

現時,格陵蘭在丹麥享有自治權,實行類似「一國兩制」的政策,國防和外交由丹麥掌管。在丹麥眼中,杜林普的虎視眈眈,反映美國積極參與北極事務,想與中俄爭一日之長短。但丹麥同樣看上格陵蘭的研究價值和經濟潛力,尤其是北冰洋通航帶來的得益,故預料收購不大可能成事。

雖然美國和丹麥同樣不想失去格陵蘭,但格陵蘭本土的獨立運動聲勢卻日益壯大。丹麥多次警告,格陵蘭人若當真獨立,將失去每年巨額補貼資助,經濟恐難以自給自足。

格陵蘭議會內的獨派左翼政黨 Inuit Ataqatigiit 領袖 Múte Bourup Egede,對丹麥的警告不以為然。他認為今次事件足以反映,格陵蘭在國際事務上舉足輕重,島民不宜妄自菲薄。但面對杜林普的收購野心,他絲毫沒有半點退讓:「美國對格陵蘭感興趣,但我們的國家始終是屬於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