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告的美學:如何令忠言變得「順耳」?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朋友因事苦惱,向你尋求意見,但提供的建議再好,對方就是不願接受。確實古語有云「忠言逆耳」,而那種「我最了解你的情況,這是你該做的事」的態度,亦令過程變得煩躁。到底應怎樣做,才能讓對方樂於接納自己的建議,真正為人排難解憂?

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管理與組織學副教授 Leigh Tost 解釋:「充當專家是件棘手的事。有時人不聽取提議,是在抗拒被給予意見者操控,多於意見本身。」而根據哈佛大學一項研究,人們對於忠告會否「聽得入耳」,主要取決於 3 個因素

  1. 是否代價高昂且任務艱鉅,譬如由律師解釋合約內容;
  2. 意見提供者的經驗是否較豐富,且對建議的質量表現出極大的信心,例如由醫生推薦治療方法;
  3. 聆聽者是否意志堅定或憤怒,被情緒主宰決策,比如跟不忠的伴侶分開。

換言之,若想為迷茫的親朋好友指點迷津,謹記保持敏感,讓事主居中。Tost 博士表示:「這看來顯而易見,但令人驚訝的是,人們時常忽略了,他們需要考慮事主想要的是甚麼,以及當中的原因。」此外,還有以下數點的注意事項:

分清楚對方想要你的意見,抑或只是想你聆聽

讀者問答專欄作家 Heather Havrilesky 解釋:「那就像人們對你說『我想要一個策略』時,他們真正的意思是『我希望有人理解』。」婚姻家庭治療師 Melody Li 建議提問,譬如「想聽我的意見嗎?還是現在不太好?」,並尊重對方拒絕的意願,以免予人強勢的感覺。

想清楚自己具備的條件和能力

Tost 博士提醒,大家常會向身邊的人尋求指引,沒考慮到親友未必是最佳人選。因此,當有人求助,你應先自問:「我是否具備所需的專長、經驗或知識,能在這種處境提供有用的意見?」假如沒有足夠能力,與其提出一些或許不中用的建議,不如幫忙找個更有能力的人。

保持態度友善,主動分享經驗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醫生簡單地作出保證,便有助減輕患者的症狀。在提出意見前,也可以同樣令人放心的語調開始。領袖培訓員 Dee C. Marshall 亦指,人們傾向抗拒說教式意見,若說「我也曾這樣,而我曾這樣做」會令人較易接受,並可推薦或能提供更多見解的書籍和工具。

注意對方的神情,尋找緩解的表徵

留意事主的面部提示和身體語言,若見嘴巴和眼睛放鬆、肩膀下放或呼出空氣,都是你的建議引起共鳴的良好指標。惟 Li 提醒,有時候「忠告」一字亦會令人反感,認為可以改用「建議」和「想法」等字眼,讓人感覺較為親近,彼此是一同合作,而非你來幫助對方。

對意見進行篩選,只留最有用的部分

意見再好,若要人全部做足,無疑是強人所難。Marshall 主張,與事主討論問題及提出建議後,問對方對哪部分最有共鳴,然後忽略任何不合適的建議。這不僅能減輕尋求意見者的壓力,彼此亦可集中於至少一項可以落實的行動,讓對話保持積極的姿態。

同意採取下一步

在對話的最後,可以問問事主需要哪種類型的持續支援,以及避免提及甚麼。但這樣問,是能鼓勵對方,抑或使人感到霸道?Li 坦言:「只有打開心房來問才能知道答案。」而她相信,透過建立對下一步行動的期望,並以團隊方式面對問題,雙方都有可能因而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