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和高更無疑是西方藝術史的傳奇,雖然被後世公認為才華橫溢,卻不為時人所賞識,經常被描繪為難以相處、遺世獨立的畫家。但英國藝術史家 Michael Prodger 卻反駁指,其實梵高和高更都不如後世想像的孤僻,他們除了惺惺相惜,在藝術圈和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緣。
就任白金漢大學高級研究員的藝術史家 Prodger 在英國雜誌 New Statesman 撰文指出,梵高和高更向來被形容為離群索居,不受社會束縛的藝術家。高更為追求自由與藝術成就,不惜拋妻棄子,離開法國,到地球另一端的大溪地創作;梵高的名聲更響,無論搬到何處都總是格格不入,由荷蘭搬到比利時,只當上短暫的傳道人,在其心生嚮往的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勒(Arles),居民甚至聯署要驅逐這位惱人的畫家。
1888 年底,梵高與高更短暫同居 9 個星期,為藝術史的佳話。他們在阿爾勒細小的黃色房子居住,梵高期望高更協助他建立「藝術殖民地」,但高更則是受梵高兄長西奧(Theo van Gogh)邀請下陪伴梵高作畫。二人關係很快便變得緊張,高更稱大家「氣質不相容」,梵高精神狀態亦處於危險邊緣。
但事實上,梵高與高更沒有就此斷絕往來,在駭人聽聞的梵高割耳事件後,他們再次恢復通信。1890 年高更甚至向梵高提議在安特衛普再度攜手合作,可惜梵高同年自殺身亡。Prodger 認為,梵高與高更相遇相知說明了,他們縱然難以共處,但二人都並不打算斷絕與他人往來。
最近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與荷蘭北布拉邦特博物館(Het Noordbrabants Museum)同時舉辦了高更與梵高專題展覽,分別名為「Gauguin Portraits」與「Van Gogh’s Inner Circle: Friends, Family, Models」。兩場展覽打破後世對二人的刻板印象,說明他們並不是想像中孤僻,與親友和藝術圈仍是有緊密聯繫。
透過交流學藝的高更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高更展覽,首度完整展出其人像畫作品,展現他的藝術追求,也揭開他的人際網絡。1891 年高更唯一一次受委託畫人像,取酬 200 法郎,對象是英國大溪地混血女子 Suzanne Bambridge。她是大溪地名流兼王室後人,但高更沒有因應對方身份以作遷就,相較他的其他大溪地畫作,成品色彩較為黯淡,又脫離歐洲傳統。最終受託人顯得相當不悅,據聞從未向來賓展出畫作。
傳統人像畫以展現主角的身份與社會地位為重點,高更卻置之不顧,把人像畫當作藝術實驗,以探索不同再現方式、精神與象徵意義,並摸索歐洲傳統以外的新風格。這種對非西方文化「原始」真實性的追求,源於他的家庭背景 —— 母親家族來自秘魯,雖然祖先是西班牙裔,但高在秘魯渡過童年的經驗,使他從此嚮往非西方世界。
高更起初在法國任職股票經紀,卻中途辭職投身藝術,半途出家又未經正式訓練,全憑觀察、直覺以及與同行交流,領悟出自成一格的繪畫技巧。譬如高更的分隔主義(cloisonnism)畫風,便是與畫家 Émile Bernard 共事時所習得,即是扁平的構圖方式、加上黑色線條描邊,以突破歐洲寫實傳統;高更與同期知名畫家 Paul Cézanne 與 Camille Pissarro 份屬朋友,甚至在 8 場印象派展覽中參展過 5 場,反映他與印象派藝術圈子的關係密切。
高更創作過不少自畫像,其次的寫生對象就是荷蘭猶太裔畫家 Meijer de Haan。18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二人亦師亦友,在法國布列塔尼同居,即使之後分道揚鑣,高更還是繼續以 de Haan 為原型,憑空為他創作人像畫 —— 此時高更畫的不再是 de Haan 本人,而是他在高更心目中的形象再現。
梵高眼下彌足珍貴的友誼
梵高在決定以藝術為志業之前,曾嘗試過藝術買賣、傳道、教書,卻總是處處碰壁,全家人就只有兄長西奧看重他的藝術天分。雖然梵高總是鬱鬱不得志,與高更同樣是「無師自通」,但他依然有 4 名非正式的門生。在他們的回憶中,梵高是很會諷刺的導師,當學生用錯物料時會肆意咒罵,並會指導學生「把所有東西都塗得比實際顏色較暗,以使其更貼近自然」。
北布拉邦特博物館的展品,還記錄了梵高錯綜複雜的關係。其中一幅炭筆素描以妓女 Sien Hoornik 與兒子做主角,背後透露了梵高在海牙居住時,曾經與這個單親家庭同居;雖然梵高與父母關係疏離,但其創作卻不乏家庭主題,他在阿爾勒為 Roulin 家庭畫下 25 幅素描與油畫 —— 除了名作 Portrait of the Postman Joseph Roulin 以外,亦為其妻兒作畫。1889 年 8 月,Joseph Roulin 被派往馬賽時,他特地寫信給梵高,信中流露出二人有深厚友誼:「期待我們能再見面,再鞏固我們的友誼。」
梵高的另一位好友是咖啡店 Café de la Gare 老闆娘 Marie Ginoux,在梵高入住療養院時,保存了梵高的家具,梵高和高更亦曾經為她作畫。1899 年梵高所畫的人像畫 L’Arlésienne 是三人友誼的結晶 —— 高更先以炭筆起草構圖,梵高再依此創作成油畫。
在臨終的日子裡,梵高未有停止結識新朋友,譬如是醫生 Paul Gachet,梵高為他畫的人像,風格竟然遙遙呼應高更筆下的 Meijer de Haan —— 沒有那雙著魔的眼神,換成一副哀愁的臉孔,但主角同樣有一頭紅髮、托著腮,桌子在畫面中呈對角線,成就出梵高畢生最有感染力的人像畫之一。
Prodger 認為,這兩場英國與荷蘭的高更和梵高展覽,雖則策展形式相當不同,但背後有著相同主題 —— 當梵高寫道「我需要人際關係」之時,他同時道出了高更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