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令地區雜貨舖重新偉大?

A+A-
疫症陰霾之下,搶購現象往往發生於超市,雜貨舖則相對貨源充足。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武漢肺炎殺到之處,幾乎都有搶購物資現象發生,由亞洲到歐洲,幾乎無一倖免。而在英國,雖然倫敦超市貨架空空如也的消息在網上瘋傳,但其實地區雜貨舖的貨源依然充足。網媒 Quartz 走訪外倫敦沃爾瑟姆森林區(Waltham Forest)的大小商舖,表示疫症關頭,地區雜貨舖的民生角色不可或缺。

報道指出,有心囤積物資的人通常於超市搶購,貪其貨齊量多,因此大規模瘋搶物資現象往往僅限於超市。除了廁紙,英國人更多囤買食糧,麵食、鹽和糖在超市尤其缺貨。不過,當區小型雜貨店的物資仍然貨量充裕,成為社區民生的重心。

英國戰後掀起移民潮,種族特色雜貨舖亦隨之而來,前殖民地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移民因就業艱難,於是開店維生;到 1970 至 80 年代,隨著土耳其移民增加,又興起土耳其特色雜貨店;近年波蘭加入歐盟後,同類小店又見增多。

這些雜貨舖獨立營運,私下人脈網絡極廣。雖然專售日常用品,選擇不多,價格亦未必較超市廉宜,但在社會隔離陰霾下,它們開店時間長,地點便利當地居民、無車一族和行動不便人士,「地區性」和「持續性」正是其於社區抗疫的重要性。

當然也有雜貨舖伺機抬價 —— 亦有來貨漲價因素 —— 炒賣廁紙和洗手液,而洗手液和退燒藥本身存貨稀少,缺貨情況間中出現;但據 Quartz 訪問聲稱不願「趁火打劫」、堅持正價發售的雜貨舖,它們近日生意急升,有助補償來貨漲價的部分損失。這些「良心」小店的存續,將有賴社區居民的支持,而在倫敦封城威脅下,相信亦是未來數月社區防疫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