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後,知名學府危機才開始

A+A-
3 月 12 日,疫情中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園(Harvard Yard)。 圖片來源: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武漢肺炎重創美國校園經濟,可牟利的校際運動比賽和交換生計劃相繼取消、校內商戶停業、愈來愈多學生要求退還部分學費,令當地院校收入大減,有學府更損失接近 1 億美元。然而,部分教育界人士認為,即使一切雨過天青,高等學府的財政亦未必能迅速復甦,因為它們還要面對第二波危機 —— 收生不足。

Claire McCarville 一直希望考進紐約的斯基德莫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或洛杉磯的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努力過後,兩間院校都傳來了取錄通知,並提供獎學金。但她最終選擇了離家只有 15 分鐘車程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原因就是避免在疫症重災區學習。「降低感染病毒的機會,這很合理。」McCarville 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校長 Kent D. Syverud 認為,經此一「疫」,經濟和精神健康受影響的學生,有較大可能入讀離家不遠和便宜的學校,又或休學一年,放鬆身心、觀察事態發展,為部分院校的收生狀況帶來波動。這意味著,除了要熬過肺炎的重拳外,它們還要承受其餘震。

「我從未遇過這種『對健康和金錢產生雙重恐懼』的社會狀況,相信其他學校的高層也一樣。」Syverud 說:「家長會放心讓孩子上學嗎?還是會把他們留在家中?實在難以預測。」

上月中,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將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由「穩定」下調至「負面」,預計只有哈佛和史丹福大學等財力雄厚的學校,才能在疫情之中站穩陣腳,而規模較小的,恐怕凶多吉少。

可在近日,較富有的學府也開始告急:為降低經濟損失,芝加哥大學在 4 月 7 日發電郵指會凍結員工薪金、減少學術招聘和暫停自主撥款等;賓夕凡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也有類似做法,包括停止招聘和擱置新的資本項目。

「比起 2008 的金融危機和 2001 年的『911 恐襲』,我認為它(疫情)對全球造成的起伏更大。」穆迪投資公司分析員 Susan Fitzgerald 說:「我們不知道它會持續多久,以及會帶來多少影響。」

對 McCarville 來說,大學的名銜已不再重要,她在意的反而是學費和跟家人的距離。如是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成了不二之選。以前她從未如此打算,但武肺來襲,改寫了她的價值觀:「我會盡可能選擇收費便宜的學校,這樣我就可以將學費債務減到最低,不會時刻感到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