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Monday】波蘭逆境下的恩物 —— 牛奶吧

A+A-

懷舊舒適的波蘭平民小館牛奶吧(Milk bar)為大眾提供價格相宜的食物,陪伴數代波蘭人走過艱苦歲月。疫情前的午飯時間,牛奶吧外總會大排長龍。而在封鎖政策下,食客仍可外賣自取波蘭餃子、羅宋湯及椰菜捲,回家慢慢享用。

牛奶吧不賣酒,傳統上多會售賣素食,定位介乎餐廳與施膳處(Soup kitchen)之間,現時仍保留共產時期的懷舊感及定價。面對武肺來襲,華沙著名牛奶吧 Bar Prasowy 的合夥人 Kamil Hagemajer 指出:「人們正面對極其困難的局面,看來我們的世界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礎上。」而牛奶吧獲得政府補貼素食產品,菜式價格偏低,成為國民在時艱中的好選擇。即使是較「大食」的客人,「埋單」通常也不超過 40 港元。

波蘭牛奶吧 Bar Prasowy。 圖片來源:Bar Mleczny Prasowy/Facebook

過往在共產主義統治下,牛奶吧是民生基本,也是少數供人外出用膳的地方。但 1989 年共產政權倒台後,國際連鎖餐廳大量湧入,波蘭人蜂擁嘗試芝士漢堡、中東串燒及越南食品。牛奶吧的存在,好像只是提醒國民過去的艱困歲月,於是餐館數量從全盛時期的數千間,剩下今日的數百間。

但過去 10 年間,國民希望以熟悉的食物連繫過去,由此建立當代波蘭人身份,牛奶吧因而再次流行。紐約大學食品研究博士學位課程主任 Fabio Parasecoli 正研究波蘭人對傳統食物的態度變化,他說:「『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曾經代表涉獵世界各地的食品;但現今的『國際大都會』,卻代表重新發現自己的傳統。」

餐館菜單仍然遵循傳統,有由發酵黑麥製成的波蘭酸湯(Zurek)、羅宋湯配餃子或酸忌廉、不同餡料的波蘭餃子(Pierogi),以及水果特飲康波特(Kompot)。它們基本上以快餐店形式經營,用餐者在一個櫃檯點餐,另一櫃檯取餐,店內沒有侍應生,若有人忘記取餐,廚師或會用擴音器大聲提醒。

牛奶吧中有售的其中一種食物:波蘭餃子。

牛奶吧與共產當政時代密不可分,它們在艱苦的時期中,一直代表著人人平等,屬於「波蘭」的地方。於是在潮流興起懷舊時,也重新引起人們對餐館的興趣。Bar Prasowy 原本在 1989 年已破舊不堪,但當局在 2011 年要求其關閉時,居民群起抗議,高呼「反紳士化」口號,更提供免費食物。於是 Hagemajer 決定將其接管,並裝修成一個「紮根於共產主義,但又具現代氣息的地方」。餐館保留其舊有蘇聯及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組成的「東方集團」特色,再加入現代元素,食品價格保持低廉,而原材料大多來自當地農民。

這是一種「紅色懷舊」,在賓夕凡尼亞大學俄羅斯及東歐研究教授 Kristen R. Ghodsee 分析指:「這是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下存在的社會性的一種嚮往,這些地方感覺上代表沒太多(政治)分歧的波蘭。」即使 89 年後出生的人沒經歷過「牛奶吧是生活基本」的時代,也會迷上其草根美學;於牛奶吧用餐,也是身份認同的象徵,及回顧國家歷史的低調方式。

不論是 89 年政權更替,國家轉型致使波蘭失業率飆升、通貨膨脹嚴重,還是 2008 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又或是今次病毒大流行,這些「庶民食堂」一直為國民提供價廉物美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