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時期,言論自由的代價

A+A-
東德學生 Karl-Heinz Borchardt 寄信到 BBC 的筆記。 圖片來源:BStU

總是要說出違心的說話,我不認為這有趣。

東德學生 Karl-Heinz Borchardt 寫給 BBC 的

東西德分裂時期,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沒署名的信」(Letters without Signature)中,主持人大聲讀出來自東德的匿名信件,一字一句的背後,都是沉重的代價。柏林通訊博物館(Berlin Museum for Communication)近日推出與節目同名展覽,讓大眾回顧這段言論自由被嚴重收緊的歷史。

民主社會不能沒有言論或新聞自由,1949 年由社會主義獨裁政權建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DR),明明有「民主」二字,卻與之背道而馳。在該政治環境下,批評當權者或他們強制實行的政策,均是被禁止的危險行為,若被東德領導人視為眼中釘,被捕在所難免。

不過,不少東德人選擇在 BBC 的節目中,冒險講述極權下的苦況。節目始於 1949 年 4 月 4 日,當時 BBC 以冷戰為主題,每晚提供「德國東部地區節目」(German East Zone Programme),以蘇聯佔領區的人為目標聽眾,讓其知道西方並未忘記他們、同時令他們確信西方精神及物質均較優越,藉此對抗東方的宣傳技倆,而「沒署名的信」正是系列其中一個節目。6 個月後,東德正式建立,人民對當地政治和經濟狀況有所不滿,卻不能公開談論,節目就成為他們表達意見的空間。

柏林圍牆後面的「囚徒」

當時主持人 Austin Harrison 及其團隊鼓勵大眾:「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想到甚麼,都可寫信給我們。」結果有約 4 萬封來自東德的信件,經西柏林的安全地址,送達 BBC 倫敦辦事處。事實上,在納粹時期,BBC 亦曾向德國聽眾廣播著名流亡作家湯瑪斯曼(Thomas Mann)的演講。「沒署名的信」同為生活在極權下的人提供其他聲音,只是這次帶來的,是東德民眾的心聲。

1961 年柏林圍牆建成後,署名「囚犯」的東柏林人在信中寫道,自己對未來「深感沮喪」。她譴責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直指他輕視東德人因柏林圍牆而受的苦難,只稱「給人們帶來了不便」;同時呼籲時任西柏林市長威利.布蘭特(Willy Brandt)向赫魯曉夫說明「他的鄉親正受巨大苦難」。寫信人若被東德政府發現,可能會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嚴重後果。不過,「囚犯」其實是多名東柏林人的共同署名,多年來一直寄信表達渴望自由的心聲。

發表看法的代價

學生 Karl-Heinz Borchardt 沒有「囚犯」好運,他因為去信節目而被東德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拘捕。在整個 60 年代,他寫過好幾封信告訴 BBC:「這裡沒有人對政府懷有熱情。」只是基於恐懼,沒有人敢說出來。1970 年,他因「反政府活動」罪名被判入獄兩年。直到今天,Borchardt 仍不認為自己是冷戰宣傳戰的受害者,因為在被迫噤聲的年代,他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作家及翻譯家 Susanne Schädlich 用多年時間整理 BBC 檔案,翻譯原始德語書信,讓信件得以重光,更在 2017 年出版相關書書籍,啟發今次展覽。她認為,現代的社交媒體運動與舊廣播節目互相呼應,目的同為捍衛言論和新聞自由。借助互聯網,「人們可以交流想法,尤其是在自由度較低的政權下」,更可以建立網絡作政治抵抗。展覽連繫過去與現在,又參考了最近的鎮壓案例,Schädlich 說:「對自由的呼聲一直存在,先是在收音機,現在則在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