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桂河橋」—— 故事純屬虛構?

A+A-
「桂河橋」劇照;英軍上校 Nicholson 成為日軍齋藤大佐戰俘,為其建造鐵路橋樑。 圖片來源:FilmPublicityArchive/United Archives via Getty Images

電影「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 Nicholson 與部隊成為日軍齋藤大佐的戰俘。Nicholson 以奉命但不卑屈的態度,修建連接緬甸及泰國的桂河橋。「桂河橋」囊括最佳電影、導演、男主角、改編劇本等七項奧斯卡獎項,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亦將之列為百大英國電影。但據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本月分享的文件顯示,當年的陸軍部(War Office)對這部電影充滿疑慮

荷里活製片人 Sam Spiegel 在 50 年代後期籌備拍攝「桂河橋」時,曾致函陸軍部,請求拍攝電影。曾是戰俘,其時在陸軍部公關部門工作的 A G Close 少校形容,「桂河橋」故事「頗不真實」。Close 又指將劇本交予其他人閱讀時,閱者都同意「英國大眾恐怕不太能接受」「桂河橋」的劇本。

圖片來源:The National Archives

要瞭解陸軍部的疑慮,可從電影背景及 Nicholson 上校做了甚麼開始。「桂河橋」根據法國小說家 Pierre Boulle 同名小說改編;該鐵路橋樑若能如期建成,將有助日軍戰情。因此,齋藤堅持要求所有英國軍官與他們的士兵一同工作,但是 Nicholson 援引「日內瓦公約」,堅拒讓軍官級別戰俘從事體力勞動。齋藤單獨囚禁 Nicholson 無果,無奈撤回所有戰俘一同勞動的決定,並由 Nicholson 完全領導建橋工作。

小說及電影,以現實中多達 6 萬名盟軍戰俘修築泰緬鐵路,當中 12,000 人喪生的真實事件為藍本。不過,Nicholson 與原形人物,英軍上校 Philip Toosey 的作為卻有巨大差異。戲裡的 Nicholson 認為,戰俘們一定要認真工作,展示英國超水準的工程實力,從而增強英國聲望,令日軍自愧不如。相反,現實中的 Toosey 則設法拖延工事、破壞施工,且兼顧部下福祉 —— 事件中死亡數字雖然極高,但其負責的戰俘營只有數人死亡。

Close 本人在戰時,曾有三年半修築泰緬鐵路的戰俘經歷。他同時寫道:「或許出於偏見,我不太喜歡這個故事。它並不真實,只是十分類似當年的真實事件。」軍方人士充滿疑慮,遠東戰俘委員會(FEPOW Community)主席白思華中將(Arthur Percival)及其他成員更表示憤怒,強調成為戰俘的軍官,要專注逃生及破壞,而非與日軍合作。

檔案館工作人員 Sarah Castagnetti 指,「國家檔案館有大量電影公司及陸軍部之間的通信文件。這些信函通常圍繞請求當局協助,包括出動軍車、派遣人員,又或求證事件。儘管陸軍部當年認為「電影確實存有一些錯誤之處,未能真實刻畫英國軍官的行為舉止,不完全令人滿意」,但經過溝通後,最終對電影拍攝沒有異議。

白思華中將致函陸軍部,表達對「桂河橋」描述英軍戰俘形象的憂慮。 圖片來源:The National Archives

Toosey 亦曾看過該電影。他的孫女,作家 Julie Summers 指:「祖父當年首次觀看『桂河橋』時,一度認為這是一部出色的電影,直至聽到昔日的戰俘同袍稱,『這是對長官你領導工作的侮辱』。他擔心公眾會以電影的內容為實。」其中最使存活戰俘不安的情節,是描繪英國士兵與日軍合作的部分。Summers 承認:「有人選擇與日本人合作,好使自己日子更好過。有人覺得我的祖父也是合作者,因為他打算與日本人談判。這是十分可怕的想法。祖父當然不認同自己曾與日本人合作,他是盡力確保自己的士兵安全。這樣形容他,是一個苛刻的判斷。」

牛津大學軍事史教授 Hew Strachan 亦表示,電影裡的 Nicholson 並非 Toosey 的真實寫照。Strachan 強調,英國軍官戰俘們的處境絕不簡單。「當時,每個戰俘都要面對抉擇。我有一位好友,他的父親曾為日軍戰俘,他試過自殺但獲救。成為戰俘的英國軍官中,有人會選擇自殺,也有人的表現沒有那麼情緒化及分裂。」

Castagnetti 指,「這些信件,反映了虛構內容與個人現實衝突時產生的難題」。不過,衝突與困難豈止出現在虛構與現實之間。回顧這段真實歷史,正如 Strachan 所指,許多戰俘都面對困局。「製片人只是在這齣電影裡,呈現了其中一個英國高級軍官,面對困境時採用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