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享樂?認識伊比鳩魯學派

A+A-
Roberto Bompiani 於 19 世紀繪製的古羅馬人生活畫像 A Roman Feast

人生苦短,有文人會勸勉大家及時行樂,例如李白「將進酒」名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也有哲學家呼籲人們要好好自我約束,方能成就一番事業,例如儒家就提倡「修身齊家」。西方也有類似討論,古希臘有所謂的「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ism),提倡享樂至上,但卻被其他哲學家打壓。有學者就認為在亂世之中,我們應該再讀伊比鳩魯學派哲學。

紐約市立大學哲學教授 Catherine Wilson 在學術媒體「新政治家」撰文,重新演繹伊比鳩魯學派的現代意義。在現代英文中,「Epicurean」是一個名詞或形容詞,泛指講究飲食的人,語意傾向負面,通常帶有輕浮、膚淺、糜爛、自私、玩樂至上等意思。「Epicurean」一字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以及其衍生的伊比鳩魯學派。在西方哲學史上,他們時常被批判,包括柏拉圖,到早年教會,再到近年研究幸福(wellbeing)的學者。

Thomas Stanley 於 1655 年出版的著作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所載的伊比鳩魯肖像。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Wilson 歸納指出,早期對伊比鳩魯學派的批判,集中於人類對其他物種的優越性,我們可以發展出特別技能以及義務和責任感,因此批評者認為,只有愚昧和非理性的動物,才會追求享樂,放縱物慾、性慾和懈怠。古希臘就有斯多葛學派(Stoicism),主張人類應該追求更崇高甚至艱鉅的東西,例如哲理沉思、邏輯推論、毅力磨練和自我約束等。到今天,很多人會把縱情享樂聯繫到消費主義,資本家透過各種空頭承諾,引誘人們購買商品服務來換取所謂的快樂。

Wilson 認為理性、約束和節約都有值得追求的地方,也是應該探究的哲學問題,但她較認同伊比鳩魯學派的觀點。伊比鳩魯講過:「假如除去味覺、性愛、音樂,以及視覺享受帶來的快感,我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想像美善。」Wilson 續反問,若果理性學習、思考和溝通是不愉快的,那為甚麼還要精通學問和技藝;假若自我約束不能減輕他人和自身苦難,那其目的又是甚麼;如果消費主義不會造成環境破壞、全球不均和奴工剝削,我們又有甚麼有力的反對理由。

Wilson 進而指出,伊比鳩魯學派其實提供了一套很有力的世界觀。他們不認為有至高的神創造、設計和控制世界,人死後,身體會分解,靈魂化成粒子並消散,換言之,並沒有死後的世界。而且人終須一死,所有的掙扎、對抗和哀號都是徒然;同時任憑世界變遷,人總會經歷過快樂的剎那。死亡是對快樂的終結,人死後也就再沒有感覺。同時,伊比鳩魯學派也反對暴食、濫交和吸毒,認為這些愚蠢行為終將帶來更多痛苦。

他們指出,人們要作明智選擇,並且「避害」(avoidance)。伊比鳩魯學派認為人們不應傷害別人,那麼別人就沒有傷害你的動機,與他人協商,就能互相保護大家,因此主張友誼是人類最大的美善。寒冷、飢餓和疾病是人類苦難的主要根源,但人類也會面對其他問題,例如財富會帶來焦慮,野心會令自己被敵人包圍,單戀會造成妒忌,因此大家尚能抽身的時候,就要遠離令自己傷痛的人。

在過去,我們都被植入了一套以金錢和權力主導的思維,即使這套思維拖垮我們的身體,令自己樹敵,失去享受生活的時間。一個伊比鳩魯主義的世界,或許不會只講求生產效率,而是講求促進人類真正的快樂,製造美好經歷,減輕痛苦。

Wilson 認為,去年,世界經歷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公共衛生危機,伊比鳩魯學派的學說,或可以令我們重新構想我們的政經制度,重新理解人與人,以至人與世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