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書摘】祝勇:故宮裡的中國史

A+A-
香港科學館按「1:30」比例仿造的鄭和寶船模型。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編按:祝勇為中國作家、學者、紀錄片工作者,他善於在芸芸的文物中,在微小的物件中找到脈絡,發展出動人的故事。身為故宮的專家,他於龐大的史料寶藏中,尋找遺落的線索,娓娓道出歷史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向。祝勇文集現已出版七冊,分別聚焦故宮古物的歷史和美、中國古近代史以及故宮六百年的前世今生。下文節錄自「故宮裡的中國史」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章。)
位於馬六甲市的鄭和像。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朱瞻基上台後第五年的六月初九,即公元 1430 年 6 月 29 日,他頒佈「遣太監鄭和等齎詔往諭諸番國詔」,命令鄭和第七次奉詔出海。

第一縷季風把旗幟展開的時候,許多船員都興奮得叫了起來。他們從自己的故鄉出發,跟隨著鄭和,一次次地遠行,到馬六甲、到古里、到忽魯謨斯、到麻林,一次比一次走得更遠,一直走到了海天茫茫的「際天極地」,把大明帝國的福音,傳給遠方的人們。季風對於水手,就像狼煙、戰鼓對於士兵,是一種刻不容緩的召喚,讓他們激情高漲,熱血沸騰,季風一起,他們的心就癢了起來,心早已飛到了遙遠的大洋。在一片歡呼聲中,我想鄭和的表情一定沉靜似水。船隊荒廢十年後的第一次出航,有興奮,有慶幸,也有憂慮,他已經老了,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經得起風浪,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死了,這個朝廷還有誰能繼續他的事業?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然而此時,他不能不想這些問題。他想得最多的,可能不是即將開始的第七次航行,他或許會想到自己的一生,那個哭號著被割去男根的十歲少年,怎樣跟在朱棣身後,浴血疆場,又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大海上,創造了自己的奇蹟。他感謝朱棣,因為正是這個狂妄的皇帝給了他機遇,使他完成了這番驚天動地的偉業,這是他的幸運。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朱棣成就了他,而朱棣的死,又將他拋入前所未有的凶險之中,在朝廷上下一片斥罵聲中,他百口莫辯。「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竟然不是自我所能左右,而是常常受到所連屬的社會粗暴而蠻橫的威脅,一個人,常常會突然陷入外部情勢所造成的精神陷阱之中。」即使有明宣宗朱瞻基為他撐腰,但他知道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老了,大明帝國的雄心,也老了。

在南京時,鄭和步履沉重地登上牛首山,沿著崎嶇的山路,走到兜率岩,又走到辟支佛洞前,沉思了片刻,好像突然想起了甚麼,對碧峰寺住持宗謙禪師說:「我下西洋經過番邦各國,往返平安,心裡非常感戴皇上、佛天的呵護。已出資命工匠鑄造金銅佛像一十二尊、雕妝羅漢像一十八位,還有古銅爐瓶及鐘磬樂師燈具等物,現安放在家裡,但考慮到以後乏人奉祀,等我此次從西洋回來,就將它們一起都送到小碧峰寺退居供奉,以為永遠香火,早晚焚香修行。」

碧峰寺、非幻庵,鄭和在南京最後的足跡留在了這裡,也只有這寺、這庵,最能了解鄭和的心境。明代羅懋登在他的長篇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透露,碧峰寺裡曾有一篇「非幻庵香火記」,在如今的雨花台實驗小學,不可能找到這篇重要的記文,沒有人知道,它究竟說了些甚麼。有研究者循著這條線索,終於在國家圖書館,從明萬曆刻本「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找到那篇全文收錄的「非幻庵香火聖像記」,這篇記文中果然暗藏著一個重要的史實 —— 鄭和於各支分船隊在古里集合的時候,在印度古里病逝了。這篇記文沒有標明作者,卻標明了寫作時間為 1457 年,距離 1433 年只有 24 年,被一些專家認為是可信的。專家還考證,鄭和去世的時間,應該在這一年的 3 月 11 日至 20 日之間,更準確地說,他去世的日子,是 1433 年 4 月上旬。

宗謙禪師是接替非幻禪師住持碧峰寺的。那天,在辟支佛洞前,鄭和對他說這番話的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鄭和在交待後事了 —— 明朝宦官最為相信因果報應之說,崇佛之風極盛,死後營葬的墳墓必在佛寺左近,或在卜為壽藏的吉域之側創建梵刹,此時的鄭和分明在暗示,他死後要長眠在這裡。

根據「非幻庵香火聖像記」的記載,得到鄭和的死訊,宗謙禪師陷入無比的悲傷。此時的他才意識到,鄭和當年的囑託,「有深旨哉」。悲傷中,他多次率領徒子徒孫到鄭和家追悼。兩年後,鄭和的族人與鄭和一起下西洋的楊惠泉等人共同商議,決定遵從鄭和遺願,將他提到的聖像等物全部送到了寺中,「專祈冥福,追悼神魂,超躋淨界,次冀福址,蔭庇生存」,而現在牛首山下的鄭和墓,應當說也和他與宗謙禪師的這段感情不無關係。

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牛首山南麓的鄭和墓。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那座鄭和墓,位於牛首山南麓,南唐二陵西側,據說是一個衣冠塚,康熙「江寧縣誌」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 此則賜葬衣冠處也」,墓前原有一批神道石刻和巨碑石座,今已無存。墓的東、北、西三面有祖堂、牛首、翠屏、岱山、吳山環抱。墓前可眺長江滾滾東流水,那裡,是他的出發之地,也是他最後的歸宿。

從長樂出發那一刻,鄭和長久地站立在船甲板上,遠遠地望著南山,像一尊木雕。此時的南山,雜花生樹,天妃宮和南山塔寺被層層疊疊的蒼松翠柏圍攏著,一點點地變小,變小,直至與青山融為一體。他的眼睛濕了,我猜他此時的心底定會生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離愁。他知道自己是為大海而生的,卻不知為甚麼這一次,對這片土地如此眷戀。他向那片愈來愈模糊的土地揮手,他的胳膊痠了,那隻手卻遲遲不肯放下來。

1433 年,船隊歸來,帶來了古里、柯枝、阿丹、錫蘭、佐法爾、甘巴里、加異勒、忽魯謨斯的使者 —— 他們的朝貢,差不多已經中斷十年了,然而,人們沒有看到鄭和,沒有人知道,這個製造了那個時代的遠航奇蹟的人,到底去了哪裡。

從古里出發,到達太倉,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船隊顯然無法在炎熱潮濕的南洋地區,在如此漫長的航行中裝載鄭和的屍體,這註定了鄭和無法回到他的祖國,入土為安。我們不妨作出這樣的推測 —— 在船隊歸航的途中,船員根據穆斯林習俗,為他舉行了海葬。我考查了穆斯林的喪俗,發現它並不複雜 —— 人們在清洗遺體之後,裹上白布,一邊禱告,一邊將死者拋向大海。鄭和一生曾經到達世界許多地方,但沒有人能說清他消失於何處。他以一種沉默的方式告別了這項恢宏的事業,告別了他的船隊和帝國。

他歸身於大海,對他絕對不是一種懲罰,相反,是犒賞,是一種充滿詩意的寂滅,一種最恰當的自我完成。

新書推介

「故宮裡的中國史」講述了自商鞅變法到清朝末年的中國變革史。商鞅變法強盛了秦國,奏響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前奏。自此之後,漢武帝劉徹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宋朝的崇文抑武,明代鄭和的七次出海,兼容並蓄;明成祖朱棣之後的閉關鎖國,夜郎自大;至清末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每一次變革都影響甚至主導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走向。作者以清晰的筆調,抓住歷史的拐點,將盛世遮掩下的疼痛揭開,將千年歷史娓娓道來。

中國變革之路在歷史舞台上舉足輕重,當中的歷史敘述卻不乏政治考量。作者以「為歷史去除政治的魅」為目的,以「非虛構寫作」為形態,寫下八個從秦國到清末、縱橫交貫的變革史事,包括:商鞅變法、漢匈之戰、澶淵之盟、金朝建都、鄭和七次航海、利瑪竇傳教、袁崇煥之死以及李鴻章的洋務運動。這些書寫強調偵察微觀歷史的細節 —— 歷史背後的歷史 —— 重構歷史人物的人性色彩及其精神世界,揭露藏在細節裡的複雜、神秘與戲劇性,使歷史回復本來形貌,重新浮現於眼前。

  • 書名:「故宮裡的中國史」
  • 作者:祝勇
  • 出版:CUP 出版
  • ISBN:978-988-14379-3-8
  • 定價:港幣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