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人類的時間貧窮

A+A-

在中文世界裡,二字,各帶有缺少、花光的意思,例如貧血、窮盡。「貧窮」二字拼在一起的話,很自然會讓人聯想到缺少錢財、生活拮据的狀態,而政府一般也會按收入來界定貧窮。可是上述所指的,其實只是「收入貧窮」(income poverty),貧窮還有更多面向,近年就有不少學者討論「時間貧窮」(time poverty)。

2020 年,倫敦商學院行為科學家 Laura Giurge 為首的研究團隊,在權威科學期刊 Nature Human Behavior 發表研究文章,呼籲各國政府正視時間貧窮的問題。簡單來說,時間貧窮即長期感到手頭上有太多工作,沒有足夠時間處理。在 2018 年,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進行調查,80% 受訪美國工人表示時間從來不夠用。無論發達國家抑或發展中國家,時間貧窮的問題都很嚴重,在武肺疫情之下,很多人要背負更多家務勞動,令情況更嚴峻。

Giurge 團隊分析指,時間貧窮與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改變有關,例如經濟結構方面,工作環境愈來愈不穩定,一個美國工人平均一生轉工 11 次,更難言子承父業。同時,工作節奏也愈來愈急促,要以更短時間完成更複雜的任務;市場全球化又催生所謂的「24/7 經濟」(24/7 Economy),很多公司全日都在運作。另一方面,時間貧窮也是主觀的感覺,資訊科技日漸發達,人們每天有更多選擇和機會,也令人更憂慮會錯失體驗的機會,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

很多時候,時間貧窮是由制度和組織設計失誤所致。2018 年,一篇刊登於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的研究,調查了美國 29 個行業共 1,000 名員工,超過 78% 受訪者表示自己在會議與會議、任務與任務之間的閒置時間(idle time)流失很多時間,另外還有很多次要和瑣碎事項。政府也是造成時間貧窮的元凶,市民每年都要花大量時間處理稅務、牌照、福利等事宜。2018 年的一項統計顯示,美國聯邦政府的文書工作就浪費了市民一年合共近 98 億小時。

Giurge 團隊批評,當政府每年花耗數以百億計的資源應付物質貧窮,對時間貧窮問題卻視而不見。早在 70 年代,南加洲大學經濟學家 Richard Easterlin提出經典的「伊斯特林悖論」(Easterlin Paradox),他發現社會物質愈來愈豐富,卻沒有令人們變得更快樂。Giurge 團隊指出,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有更多餘閒,精神健康就更佳,也能發揮創意,改善與身邊人的關係,直接提升人生滿意度。

團隊除了呼籲政府正視問題,亦希望有更多學者就議題進行研究。在概念上,時間貧窮依然未算清晰,現時的研究中,有人會直接計算工時,有人就側重人們的主觀感覺。釐清概念之後,就能更有效收集數據和設計政策工具。而且,學界現時的研究大多集中西方發達民主國家,然而在貧困國家,情況大抵更加嚴重,更要同時應對收入貧窮,例如孟加拉貧困家庭女孩,平均就要日花 10 小時於打水和農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