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義和團迅速冒起,星火燎原一般席捲各地,因為背後有慈禧太后撐腰。慈禧太后當然不是主動呼應「民意」,而是為了借刀殺人 —— 對付那些反對她的「洋鬼子」,為自己重新掌權,另立皇帝鋪路。
因此義和團的暴亂,對於明智明理,俗說 make sense 的官員,便成了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義和團最初在山東西北的平原縣爆發,即使打出「興清滅洋」的旗號,當地地方官最先還是率兵鎮亂,不料反而遭到巡撫毓賢的責罰。毓賢是山東最高級別的官員,他的態度成為當時一個顯著的信號,換言之,北京朝廷對於山東暴民搶劫教堂,綁架或殺害教士、教徒(包括普通鄉民),不但隻眼開隻眼閉,甚至支持,這就很恐怖了。
在京的外國使節不斷抗議,向慈禧太后施壓,大約三個月之後,毓賢終於被撤職,換上了袁世凱。
袁世凱一直在天津訓練新兵,在西方使節之中頗有名聲,也包括洋務派,是大家都看好的人。袁世凱於 1899 年 12 月到任,先是將義和團定性為「邪教」,下令解散,包括禁止民間練拳,但是慈禧太后不認同,她居然宣佈拳民是「守望相助,安分良民」,等於變相承認義和團是合法組織,可是袁世凱沒有理會。
慈禧表面上答應鎮亂,實際上卻想要「趁亂」達成自己的目標。受到太后「包容」,山東的拳民都跑去了河北(當時稱為直隸),北京的局勢急轉直下,各國公使人身開始受到威脅。
河北的「愛國民意」水漲船高,肆無忌憚,地方政府卻被迫保持克制,都是由於慈禧太后的 hidden agenda,政令反覆,講一套做一套,導致他們左右為難。然而精明如袁世凱,居然將計就計,下令山東的義和團前往天津增援,去和聯軍作戰,而且說得冠冕堂皇:
「查東省與直隸交界一帶,冒充拳民而實為匪者甚多…… 果係忠憤義民,欲為國家效力,諭令其即日馳往天津等處,幫助官軍齊心拒敵…… 倘畏葸不前,仍復結黨橫行搶掠滋事,即係亂民而非義和,應即嚴捕渠魁,照土匪章程懲辦。」
袁世凱的邏輯是:既然這群「義民」口頭上說「扶清滅洋」,向太后效忠,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兌現口號,叫他們「激發天良,速赴前敵助戰,毋再羈留故鄉」。但凡留在山東地方,即等於冒充義民,明顯不夠愛國,那他也就不客氣了。
這一招令他迅速從民亂之中脫困,而且成功加入「東南互保」,畢竟只有山東一省位處北方,和李鴻章等人所在的南方諸省相比,山東的情況要危急得多,而且西洋各國在煙台設有領事館,安全責任全在他的身上。
可是,如果鐵腕鎮壓義和團,等於主動保護洋人,足夠他揹上「洋奴」的罵名,更重要是違背慈禧太后的意願,分分鐘就烏紗不保。
應該說,袁世凱非常了解太后以及她手下那班官員死要面子的特性,不妨讓他們自己領教一下自己縱容出來的禍患,同時又能保全「愛國忠君」的名義,不落把柄。承諾永遠是最好的試金石,結果義和團被滅,慈禧太后出逃,回京途中便 180 度轉軚,定性義和團「是肇禍之由」。
袁世凱使這一手,在整個「庚子事變」中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辦得如此妥貼,簡直可以當作官場的教科書。東南互保諸大臣,包括袁世凱在內,更獲慈禧太后嘉許為「老成謀國」。
義和團的愛國民眾,包括許多無辜看客卻被當成是拳匪,下場當然非常凄慘。甚至毓賢這個極力主張「民氣可用」,縱容義和團濫殺無辜的「忠臣」,最後也遭問斬。
這一切都毫無意外,唯一想不到是東南互保協議居然有 last resort:如果太后皇帝都遭遇不測,他們將改建共和,推舉李鴻章當總統,那時是 1900 年,對照慈禧太后後來立憲,孫中山冷手執個熱煎堆,這個 alternative 實在令人遐思,當然,眨眨眼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