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食物殘渣解密

A+A-

現時,要得出一個人的死亡時間,一般都是以屍體溫度作初步推斷。人死後,體溫會逐漸下降,在首個小時會降低攝氏 1.5 度,隨後每小時下降攝氏 1 度,直至與周遭環境的溫度一致為止。而另一個參考方向,就是死者胃部的殘餘消化物。根據一般解剖的既定程序,調查人員會在剖開屍體後檢查其胃部內的物質。胃部於人死後便會停止活動,因此在死前一刻仍然殘留胃部的物質,就會如時間膠囊般被封印在內。

由於消化食物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殘渣離開胃部並移到小腸的過程,亦可為調查人員提供資訊。此外,它們更能顯示出死者有否接觸任何藥品、毒品,甚或會引致過敏的食材。而如果胃部殘渣在放進火爐燃燒時發出蒜頭味,就可以肯定死者曾接觸砷(arsenic),並藉此引導出一個更加全面的調查方向。即使殘渣已經幾乎被全部吸收或離開胃部,只要能夠抽取當中的細胞作研究,鑑證科人員依然可以微觀的方式了解其為何物。不過,此方式亦有一定限制:由於肉類的結構都很接近,因此未必能直接從觀察得出結論,但它依然能夠提供相關的食物種類資訊。

雖然食物殘渣很有用,但推斷死亡時間的複雜程度,並不可單靠食物或其他環境相關的條件完成,因為現有的工具都有其限制及漏洞。例如,如果依賴昆蟲作死亡時間推斷,只要屍體一直沒有接觸到空氣,都會影響昆蟲及母蠅產卵,繼而影響死亡時間的判斷。有見及此,科學家正研究一種名為「microbial clock」的新方法,有望成為一個更有效及準確的推斷工具。他們利用體內的微生物演變及時鐘作為基礎,從 2013 年起一直專注研究及了解其變化。

要研究微生物群的移動路線及出沒時間,研究人員必須面對逐漸腐化的屍體,每天於其特定位置上以棉花棒收集樣本,採樣必須內外兼顧,然後送到實驗室抽出內裡微生物群的 DNA,而不同品種的微生物群均可透過 DNA 來辨識。研究指出,一般情況而言,不論在甚麼屍體,出現的細菌及微生物品種都非常一致及穩定。

而最近的研究皆顯示,透過此新穎方式來界定初期及進階腐化,能夠得出較高的準確率。話雖如此,科學家仍然需要進行更多大型研究以確定其準繩度,特別是當中有關環境條件的變化研究,以及可出錯的因素與機率依然從缺。通過這些困難的階段後,便需交由法證科學的評審委員會或法官,判斷此方式能否為法庭所採用。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