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醉人人自醉,背後有否科學根據?

A+A-

很多人做了錯事,都會以「喝多了幾杯」辯解,但即將出版新書 The Expectation Effect 的科普作家 David Robson 引用研究指出,你對酒精的期望如何,其實非常影響酒後的行為 —— 如你期望酒精可令你盡情狂歡,在準備喝酒前,就已經會開始放縱自己,酒精的興奮減壓效果,某程度是我們自我實現的結果。

Robson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引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斯普林斯分校(UCCS)心理學家 Andrew Lac 的說法,以神經化學角度而言,乙醇不過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劑,但很多人酒後會表現興奮,大聲喧鬧,甚至對人表現敵意,做出各種反常行為,非酒精本身的化學作用能夠完全解釋。

為解開這個謎團,科學家轉為驗證酒後行為是否由人類的意念決定。原理或類似著名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即使病人獲處方沒有藥效的藥物,單憑對治療功效的信念,有時也會帶來實際療效,如降低血壓、減少炎症、止痛等。

目前針對酒後行為最權威的研究,來自 2000 年代後期、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學者 Laurent Bègue 的實驗,他曾經利用味覺測試為幌子,進行了連串複雜的實驗,測試人類在酒精影響下的攻擊性。

受試者會被要求飲用雞尾酒,部分是不含酒精,但研究人員會訛稱含有酒精;部分含中高濃度酒精,研究人員卻會訛稱當中不含酒精。受試者其後要兩人一組,一人要以辣醬和鹽為薯蓉調味,供另一名組員食用,但實際上,該組員是經刻意安排的演員,事前會故意挑釁受試者,譬如踢對方的椅子、威脅要調製極重口味的薯蓉。

結果顯示,受試者會否以調味料報復挑釁,似乎受他們對飲品是否含酒精的認知左右 —— 誤以為自己喝過酒的受試者,更傾向調製出超辣的薯蓉報復;而認為自己沒喝酒的受試者,則較少有激動的報復行為。Bègue 提醒,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酒精與攻擊行為有關,譬如有 8 歲小童追問為何不能喝酒,成年人可能會答,酒精容易使人粗言穢語、襲擊他人等等。

我們對某些酒精飲品的成見,有時更顯著影響我們的酒後反應。加拿大卑詩大學(UBC)學者 Yann Cornil 數年前的研究指出,坊間盛傳伏特加混合能量飲品更易使人喝醉,結果即使受試者飲用同一款雞尾酒,只要酒杯貼有「伏特加 + Red Bull」標籤,他們普遍都感覺更大醉意。

Robson 指出,上述科學研究一再印證「期望效應」(Expectation Effect)作用,我們酒後是否亂性,其實很受自身對酒精的預期影響。他認為這種認知有助大家調整身心,譬如當認識到酒精能夠減壓,某程度是來自心理作用,我們便可嘗試調整心態,少喝兩杯又同時達到減壓效果。

但作者同時提醒,這些研究只適用於適量喝酒的大眾,有酗酒問題還是需要尋求專業支援,而不是簡單的調整心態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