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 年中國南海海圖:首張寫有香港名字的英製地圖

A+A-
「中國南海海圖」。 圖片來源:Trove

1841 年英軍佔領香港,181 年後的今天,香港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大城市。其實在開埠之前,香港亦曾與西方世界相遇,例如葡萄牙人曾經在 16 世紀短暫佔領屯門港,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又在 1794 年考察大嶼山和馬灣。而在 1780 年,香港的名字就首次出現在英國人的地圖上。

這幅地圖有時被稱為「中國南海海圖」,它實際上有個頗為冗長的英文名稱 A Chart of the China Sea from the Island of Sanciam to Pedra Branca with the course of the River Tigris from Canton to Macao from a Portugese draught communicated by Captain Hayter and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Chart of the Macao Pilots。標題包括了幾個重要地名,「Sanciam」即是今日江門市的上川島,「Pedra Branca」就是現今香港正東海上的針頭岩,「River Tigris」大概是指珠江河道。

在 1773 年到 1787 年期間,英國東印度公司旗下有一艘名為「約克號」(York)的商船,有時會在南中國海一帶進行商業活動。約克號的第一任船長叫做希托(George Hayter),他在 1773 年把船駛離肯特郡海岸,先到非洲聖海倫娜島,再出發去遠東。旅途期間,他參考葡萄牙人的手稿,再比對中國人的澳門地圖,繪製出「中國南海海圖」。根據前香港大學地理學家杜博特(Henry Talbot)考究,該地圖在 1780 年於倫敦知名的印刷區艦隊街(Fleet Street)出售。

在該地圖上,香港島被標記為「泛春洲或香港」(Fan-Chin-Cheou or He-ong-kong)。為甚麼當時外國人稱香港為「泛春洲」,至今依然是一個謎,這名字不曾於中文檔案和古地圖之中出現。香港的英文拼音則已經很接近現在的叫法,至於為甚麼中間有「He」和「ong」隔開作兩個音節,杜博特認為只是抄寫時的錯誤。他又估計製圖時,是由當地華人口述,再由歐洲船員憑猜測寫下地名,沒有嚴謹考究,所以寫錯了很多地名。

最有趣的一點,是地圖上的香港島,被一條水道割開了兩部分。該水道大概是由今日的筲箕灣一直流到大潭灣。杜博特認為從地質學和地形學角度看,該條水道並不可能在 18 世紀存在。他指出,唯一的解釋是船隻從北面駛經島嶼時,能見度太低,繪圖者看不清楚山丘,誤以為是一道海峽。地圖上的大嶼山也同樣被嚴重扭曲,其中東面最為嚴重。銀礦灣消失了,而靠近長洲的芝麻灣半島也被誤當成一個分開來的小島。

杜博特形容,「中國南海海圖」的繪製方法老派,有像中世紀波特蘭型海圖(portolan chart)般的徑向線(radiating lines),而且未有標示地圖的比例。希托船長後來在 1794 又製出新的中國南海地圖。踏入 19 世紀,英國的製圖技術大躍進,到 1810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托羅斯船長(Daniel Ross)繪製「澳門航道圖」(This chart of the different passages leading to Macao Roads)時,已能極清晰地勾勒出港島地形,並正式用上英文名「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