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大屠殺中捨身成仁的女子:妮伊提吉卡

A+A-
基加利種族滅絕紀念館一面牆上,掛有遇害者照片;攝於 2019 年。 圖片來源:Andrew Renneisen/Getty Images

1994 年 4 月至 7 月,盧旺達爆發了冷戰以後其中一場最慘烈的人道災難,當權的胡圖族政府動員軍人和百姓大肆屠殺圖西族,當時全國逾 700 萬總人口中,估計約 80 萬人被殺。不過,在極權主義和民族仇恨蔓延的時候,仍有胡圖族人保留一絲良心,甚至捨身成仁也要向暴政說不,其中一位名叫妮伊提吉卡(Félicité Niyitegeka)的女子,至今仍是盧旺達教科書中的國家英雌

盧旺達西部有一個叫吉塞尼(Gisenyi)的湖畔小鎮,裡頭有名為聖皮埃中心(Centre Saint-Pierre)的天主教中心,服務對象不分種族,長期救濟貧苦大眾,發放食物、衣物,甚至應急錢等。1994 年時,妮伊提吉卡正是聖皮埃中心的總監。早在大屠殺開始前,她已察覺社會氣氛不妙,與友人提及危機應該即將到來,她自己經常害怕得夜晚難以入睡。果然,4 月 6 日,時任盧旺達總統、胡圖族哈比亞利馬納(Juvénal Habyarimana)的飛機被不明人士擊落。

妮伊提吉卡肖像。

自此,盧旺達局勢急遽惡化,胡圖族激進派系奪取大權,派遣武裝部隊屠殺圖西族人和溫和派的胡圖族人,當中最惡名昭彰的是「聯攻派」(Interahamwe)民兵。政府先在首都基加利(Kigali)開展種族滅絕行動,後來擴展到全國各地。妮伊提吉卡是胡圖族人,本來可以自保,可是她堅持要開放聖皮埃中心予圖西族人避難。然而,愈來愈多難民湧到,她也明白該處不能久留。吉塞尼靠近基伏湖(Lake Kivu),那裡僅離鄰國扎伊爾 1 英里,於是妮伊提吉卡計劃協助圖西族人偷渡出境。她聯絡了邊境對岸的接頭人,為圖西族難民安排住宿,同時預先花錢疏通巡邏士兵,讓他們為難民放行。

4 月 19 日凌晨兩點,逃亡之旅開始,妮伊提吉卡吩咐中心內一位圖西族人帶隊,又通知接頭人點燈,以提示難民們已安全到達扎伊爾。這一批難民大概有十幾人,妮伊提吉卡和一名牧師在中心的小聖堂向他們送上祝福。由中心到邊境其實並不遠,只需要 15 分鐘步程,可是沿途充滿灌木,入黑後人們難以分清方向。難民們更在邊境遇上巡邏士兵,但對方只著他們快走(相信是收了妮伊提吉卡的賄賂)。十多分鐘後,一行人終於見到燈光,知道自己到達目的地酒店。

4 月 21 日中午,妮伊提吉卡正準備再送另一批難民往扎伊爾。可是,有軍人一邊揮舞步槍,一邊向聖皮埃中心進迫。妮伊提吉卡試圖阻止軍人,雙方起爭執,軍人向她咆哮,喝令她交出「曱甴」(inyenzi,胡圖族對圖西族的貶稱)。妮伊提吉卡向軍人說:「我們中心沒有(曱甴),裡頭都是人,是你們的兄弟姊妹。」最終,軍人命令中心內的圖西族人全部登上小巴到刑場,並著妮伊提吉卡留下,因為她有親兄弟是胡圖族將軍。不過她堅持隨行,而且是第一批登車的人。

兩架小巴,共載大約 30 人開赴殺戮場。有胡圖族士兵再次勸說妮伊提吉卡下車,也有圖西族人哀求她離開,但她回應圖西族人道:「你們都沒有罪,我會與你相伴。」小巴經過鬧市,市民們都生活如常,有人會望一望小巴,目光有如觀賞賽車。行刑前,妮伊提吉卡為眾人祈禱,著大家不用害怕。她緊握一位女孩卡伊泰西(Berthe Kayitesi)的雙手,輕輕細語:「走。」其中一個槍手分神,卡伊泰西馬上逃走。

卡伊泰西在車門背後,看到妮伊提吉卡中槍倒地。後來卡伊泰西把自己的經歷寫成書,為整場種族滅絕留下見證。妮伊提吉卡的事蹟也記錄於另一本書 No Greater Love,並獲追頒最高國家英雄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