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古的奇妙卵生哺乳類動物

A+A-

澳洲生態極為多樣化,有著各種獨特生物,尤以鴨嘴獸這種卵生哺乳類動物最為「另類」。最近,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首席科學家 Kristofer Helgen 及主要研究科學家 Tim Flannery 就帶領團隊,揭示這種大洋洲最神秘生物的起源及歷史。

澳洲及新畿內亞的針鼴和鴨嘴獸,是目前僅存的單孔目(Monotremes)動物。最近在學術期刊 Alcheringa 發表的研究中,團隊追溯每一種已知的單孔目化石,找出物種的歷史及進化演變。研究人員亦調查了最古老及最小的單孔目動物 Teinolophos trusleri,並將其獨立歸類入一種哺乳類動物家族。

另外,他們更發現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卵生哺乳類動物、來自西澳洲的絕種巨針鼴,並命名新屬 Murrayglossus。Helgen 形容:「這種巨大的單孔目動物重達 30 公斤,大約是袋熊大小,身型則是現代澳洲針鼴的許多倍。」像新畿內亞的原針鼴屬 (Long-beaked echidna)平均重 7 到 8 公斤,而澳洲針鼴(Short-beaked echidna)則平均重 3.5 公斤。

Helgen 進一步解釋:「Murrayglossus 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澳洲退休古生物學家 Peter Murray 博士的工作,他撰寫了大量有關針鼴化石的文章。在更新世時代(Pleistocene epoch),Murrayglossus 與巨型袋鼠、袋獅(Marsupial lion)及雙門齒獸(Diprotodon)同時存活在澳洲野外。」

這項研究更確定,單孔目的起源可追溯到 1.3 億年前的南極,當時南極就位於澳洲南部。Flannery 亦指 Teinolophos trusleri 似乎具有一種電敏感(electro-sensitive)機制,助其能夠在早白堊紀季節性極夜的極地森林中以昆蟲為食。當時牠們每年至少要在寒冷又黑暗的環境下生存至少 3 個月,Flannery 說:「我們估計牠的體重約為 40 克,大約是一片麵包的重量,想像牠會把鼻子伸入苔蘚及雪中,尋找看不到及難以觸碰的食物。」

Helgen 指,這項研究更可能反映針鼴由新畿內亞遷移到澳洲的歷史。他說:「在澳洲化石記錄中發現的針鼴僅可追溯到 200 萬年前,但基因研究表明,針鼴是數千萬年前從類似鴨嘴獸的祖先進化而來。因此,(更早期的)牠們沒有出現於澳洲化石中,令人難以理解。我們認為針鼴起源於現屬於新畿內亞的島嶼上,牠們大概在冰河時期開始時的動物群交換期間到達澳洲。」

透過研究單孔目化石,團隊發現在地球氣候系統及地理變化下,牠們以各種形狀及大小在澳洲生活。Flannery 補充:「雖然今次研究重點放在奇異哺乳類動物的過去,但我們也想強調,現代鴨嘴獸和針鼴也迫切需要保護。因為人類令棲息地退化,牠們正受威脅,面臨數量減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