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也會有「語言」?

A+A-
裂褶菌(Split-gill Mushroom)似乎能產生複雜語句。

在落葉廢木或樹上生長的真菌看來沉默無言,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懂得與真菌體各部分溝通。有學者推測,真菌生物(Mycological organism)默默發出的電流活動,模式類近於人類語言

過往已有研究表明,真菌通過地下的絲狀結構「菌絲」(Hyphae)傳導微電流,類似於動物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方式。為進一步了解真菌的電流活動與人類語言之間有何共通之處,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非傳統計算實驗室總監 Andrew Adamatzky 對 4 種真菌,包括金針菇、裂褶菌(Split-gill Mushroom)、幽靈蘑菇(Ghost Mushroom)及冬蟲夏草(Caterpillar Fungus)進行測試。

Adamatzky 將微電極插在被菌絲體(Mycelia)定殖的基質(Substrates)中,並記錄其電活動變化。這項發表在期刊「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的研究發現,電流峰值經常會在一系列活動中密集出現,並產生出多達 50 個類似不同詞彙的模式,而且「真菌詞語長度」的分佈,與人類語言的分佈非常接近,當中以裂褶菌能產生出最複雜的「句子」。

Adamtzky 認為,真菌之所以產生電活動波,可能是為了保持其整體完整,類似於狼用嚎叫來集合族群,又或者向菌絲體的其他部分報告新發現的誘蟲劑及驅蟲劑來源。他也直言:「還有另一種狀況,就是真菌甚麼也沒說。用作繁殖的菌絲體末端也是帶電的,因此,當帶電的末端通過一對電流有差距的電極時,就會錄得由電位差造成的峰值。」不過他指出,無論這些「峰值情況」代表甚麼,似乎都並非隨機出現。

他也自言,未能確定真菌的電流活動就是其「語言」:「我們不知道真菌中的電流峰值模式與人類語言之間是否存在直接關係,最終也可能是沒有關係。但另一方面,不同綱、科、種的生物基質在資訊處理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只是好奇想作比較。」

其他科學家亦建議應提出更多有關「真菌語言」的證據。英國真菌學會(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真菌生物學研究委員會成員 Dan Bebber 說:「這篇新論文檢測到電流信號中的節律模式,其頻率與我們發現其輸送營養的脈衝相似,雖然很有趣,但將之解讀為語言,似乎有點異想天開。在 Google 翻譯上看到『真菌語』之前,我們還需要對關鍵假設進行更多研究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