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成績表,師生家長都安樂?

A+A-
香川小學想要成為「全世界最多笑容的小學」,方法之一便是廢除成績表,不再以分數高低評價學生。 圖片來源:まんてんサンデーズ

「暑假」結束,香港學生又再回校上課,為分數好好打拚。但在日本神奈川縣,一間公共小學卻打破傳統,由 2020 年度開始廢除成績表,希望把孩子從評級中解放,從此不再互相比較。這個破格之舉至今實施兩年,當中有何成效和得著?共同通訊社早前對該校進行專訪,探討師生和家長的感受。

在茅崎市的香川小學,過往全校千名學童每年獲派兩次成績表。但校長國分一哉在 2018 年 4 月上任後,卻質疑成績表的存在意義:「得到好評就高興,得不到就傷心。這樣不是沒意思嗎?」資深教師三堀梓(あづさ,音譯)亦認為,有些學童擅長念書,有些卻不,若只肯定前者,很多人會被忽略,若平日就從多方面讚許學生,對他們說「盡力了呢」、「說得真貼心」、「真是有趣」,成績表就沒需要存在。

這種主張最初只屬少數,其他老師認為「有些孩子確實從成績表得到動力」,又指「沒有成績表家長會失落」。惟大家反思後,意識到課堂上的溝通和對功課的評語,也是評核方式。此後再討論兩年,終於決定從 2020 年 4 月開始的新學期不再派發成績表。偏在實行之初,校方忙於應對疫情及停課,未能向監護人充分說明,繼而接獲家長的回應,表示「希望收到像成績表這樣的紙本以作保存」。

派發成績表是很多學校的「指定動作」,香川小學卻打破這個慣例,最初為此備受質疑。 圖片來源:日立市役所

雖然校長提出,讓孩子填寫自我評價來回顧學習情況,但小學生難以有效表達自己。教師要更留意學童的變化和成長,仔細批改作業及留下評語,讓家長掌握子女的情況,部分人質疑「太花時間而無法好好備課,結果本末倒置」。一年後的問卷亦顯示,回覆的家長以贊同居多,但仍有不少人質疑:「失去令平日努力一目了然的東西,真可惜」、「此後也要競爭,所以應該了解自己的水平如何。校方似在鼓勵報讀補習社」。

當時校長苦笑說道:「也有孩子說會『為得讚許而努力』,請我重發成績表。」但他並沒動搖:「我想看到 5 年、10 年後,孩子們會有何改變。」豈料踏入第二年,變化便已出現。班際競技賽後,有別於以往「奪冠就狂喜、落敗就失落」的兩極反應,學童在意表現多於名次,逐班宣佈成績時,同學們歡呼擊掌、互相讚好。即使在敬陪末席的班級,也有學生興奮地向校長報告:「我做出了個人最佳成績!」

廢除成績表第二年,校方發現學童們不再執著名次,反而重視合作和進步。 圖片來源:茅ヶ崎小学校.中学校ホームページ

教員們也明顯變得積極,負責二年級的教師表示,把試卷入檔、再讓家長寫些鼓勵說話,這個做法效果良好;五年級的老師則說,不再對試卷打分數。教學經驗豐富的山田剛輔解釋:「測驗旨在讓人認清未懂甚麼,以助往後學習。撇除升學試,一般考試的『5 分題』、『10 分題』,都沒有意義。」沒了成績表,教師亦毋須再反覆核對分數,令他們有更多時間仔細留意學童,開家長會時亦能更直接、充分表達觀察所得。

廢除成績表的第三年,校長認為「跟人攀比」的價值觀消退,校內確已開始改變。當然他亦明白,換作公立初中便難以辦到,因為校內成績影響高中入學,而人一旦步入社會,亦很難不為他人的評價而活,更何況部分小學生參加初中升學考試,在補習社等已面臨劇烈競爭。只是這位教育者始終相信,讓孩子被社會視『評定優劣乃理所當然』的價值觀洗禮之前,體會到那並非人生的全部,絕非毫無用處。

小學的話,不去比較「做到」、「做不到」也沒關係。我盼望這個挑戰能夠擴展到其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