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蹂躪農地,烏克蘭人冒死重新耕作

A+A-
在烏克蘭東南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農夫身穿防彈衣於距離前線不遠的田地播種。 圖片來源:Dmytro Smoliyenko/Ukrinform/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全球最大小麥、粟米及葵花籽油生產地之一、素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遭受俄羅斯侵略近 3 個月以來幾乎無法耕作、生產及出口,多達 3 成農地仍被佔領或不安全。部分逃避戰火的農民現已回家,想要拾起犁,重新種植作物。雖然田地受損、收成難以外銷,甚至性命仍受威脅,他們依然決心復耕。

西部村莊比爾卡(Bilka)距離俄國邊界僅 25 英里,當俄軍駕駛坦克進村時,70 歲的 Anatolii Kulibaba 與其他人及時逃去,兒子卻不幸被殺。上月他返回農莊,發現俄兵曾睡其穀倉、屠煮其豬、用拖拉機挖戰壕、偷去逾 2,600 加侖燃料、從聯合收割機搶走電池,甚至以重型坦克摧毀近 494 英畝土地。雖想重操故業,仍飽受喪子之痛的 Kulibaba 卻不知該從何著手。「我們害怕踏上田地,不知哪裡埋了地雷。」

加上俄軍阻止船隻出航,甚至有傳留下水雷,令烏國穀物堆滿各地的臨時糧倉,特別是在奧迪沙(Odessa)等港口城市。而在東南部的扎波羅熱,Roman Tarasevich 亦有大量葵花籽無法出售。「距離我們最近的邊境也在逾 620 英里之外,而且燃料短缺。」他直斥:「這不只是場軍事戰爭,亦是場經濟戰爭,因為這個世界依賴烏克蘭的出產。俄羅斯製造的問題不只影響烏克蘭,也影響整個世界。」

俄軍入侵加上港口被封,令烏克蘭糧食出口受阻,大批穀物堆放各地糧倉。 圖片來源:Michael Robinson Chavez/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基輔貿易分析師 Elena Neroba 警告,在依賴烏國作物的發展中國家,家庭將難以負擔更貴的小麥。總統幕僚長高級顧問 Sergii Leshchenko 表示:「今年我們的收成將會較少,但重要的是有所收成,至少要足夠國內所需。」他指政府亦正努力滿足全球需求,試圖利用鐵路及多瑙河沿岸的小港口,分別向西及向南拓展新出口路線。「但要正常出口烏克蘭食品,現時仍有瓶頸。奧迪沙地區無法正常運作,便無法辦到。」

Tarasevich 承認,扎波羅熱 8 成農田仍因戰爭或被佔而無法使用,不少農莊還被俄軍偷去昂貴設備,但一眾同業仍決心在戰火下耕作。他與兒子種植葵花籽以及豌豆、大麥、粟米、油菜籽和小米。「我們不能停下來,因為我們正為我們的人民、軍隊、所有人生產糧食。」雖然當地與前線相隔不足 12 英里,農業工人要穿防彈衣下田,但是 42 歲的拖拉機司機 Yuri 無畏地說:「有些人在戰場打仗,我就在田裡打仗。」

拖拉機司機 Yuri 戴上頭盔及穿著防彈衣,堅持留在前線不遠處之地耕作。 圖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