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密貨幣市場慘淡,比特幣由去年最高價位跌超過一半,數小時內市場損失數十億美元;穩定幣(Stablecoin)似乎不太穩定;一個主要交易平台警告用戶其加密貨幣資產未必安全。以往被視為通脹對沖工具或電子黃金的加密貨幣,在不穩的經濟環境下,投資價值和用途開始受質疑。
2009 年金融危機後,加密貨幣誕生,人們可於網上直接交易,無需經金融機構或第三方;交易記錄在區塊鏈上,由去中心化的電腦網絡掌握,任何都人只能附加資料,而不可刪除或更改。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種加密貨幣,發展成更複雜的生態系統,出現非同質化代幣(NFT)、穩定幣等,又有去中心化金融系統(DeFi)及自治組織(DAO) ,大多建構於仍在起步階段的 Web 3.0。
我是普通上班族,加密幣於我有何用?
這些到底對誰有用?在美國,人們固然可用加密貨幣作保值或投資,但普遍而言,人們不乏如流動支付服務 Venmo 等便捷的金錢交易方式,亦用不著日常用途有限的比特幣;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可使用發薪日貸款(多指 500 美元以下的小額貸款,通常在下個發薪日償還)或兌現支票;當金融專家談及如何幫助沒有銀行賬戶的人時,他們多建議把郵局變成銀行,而不是轉投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還有較高的手續費。例如在以太坊(ETH)交易時要支付價格浮動的「汽油費」,今年費用由通常的 7 美元升至 50 美元以上,5 月更一度飆升至數百美元。軟件工程師兼評論員 Molly White 認為,一個不受監管的超級資本主義系統,不會促進更公平的社會。去年有研究指,至 2020 年底,比特幣前 1 萬名投資者(不到總體的 0.1%)擁有約 500 萬個比特幣,佔整體流通量約 3 分之 1。
促進經濟自由和社會公義?真相是……
美國人普遍相信當地銀行不會突然擠提,美元也不會一夜間貶值,但其他地方的情況並非如此。加密貨幣或可為不信任或無法使用第三方金融系統的人,提供另一種持有個人資產的方式。例如阿富汗一些婦女透過加密貨幣逃過塔利班監控而獲得援助;數百萬美元的捐款以加密貨幣(和其他貨幣)被送到烏克蘭。在阿根廷和委內瑞拉等通膨率極高的國家,加密貨幣是較可靠的交易方式。Chainalysis 的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加密幣使用率增長近 900%,當中以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烏克蘭、肯雅、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最高。
惟 White 認為,上述情況「比加密貨幣支持者希望人們所相信的,要少得多」。根據新加坡加密支付公司 Triple A 的數據,約 13% 烏克蘭人、10% 委內瑞拉人和 3% 阿根廷人持有加密貨幣,仍談不上大多數;假如加密貨幣真的是最好選擇,理應更多人使用,而未必出現 6 個月前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經濟崩潰、或薩爾瓦多的比特幣實驗失敗。獲得加密貨幣援助的人,如無法及時兌現,其價值現時可能比之前大幅減少。
哎呦,被偷啦!
加密貨幣的保障和實質貢獻仍具爭議。以 NFT 為例,支持者說它為藝術創作方式和數碼作品版權帶來革新。有些藝術家因而獲益,但也有人的作品被盜;即使是 NFT 擁有者也會被盜,Bored Apes 失竊就是例子。NFT 的吸引力還在於建立社群,例如成為 Bored Ape Yacht Club 會員才可參與活動和享受福利,但以前類似的會員和訂閱制度早已存在;而即使有了 NFT,人們在釐清相關權限時,依然滿腦子疑惑。
DeFi 模擬平台 Gauntlet Networks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Tarun Chitra 表示,人們可在 DeFi 建構幾乎所有傳統金融產品,但對普遍人而言,相關技術和知識卻是門檻。另外,Chainalysis 的數據顯示去年約有 140 億美元加密貨幣傳送到非法網址,佔所有加密貨幣活動不到 1%,然而數量已十分可觀,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成員 John Reed Stark 更直指,加密貨幣促成大量勒索軟件,要脅癱瘓金融系統。
NFT 市場上不乏洗盤交易(交易者於短時間內自己出售和購買資產,操控交投量和價格)、抽水即棄(pump-and-dump,投資者以為有利可圖,反成為被傾銷的對象)和拉地毯(rug-pull,開發商在投資者大量買入後捲款潛逃);亦有部分項目看來就像金字塔式推銷和龐氏騙局。交易所 Coinbase 近日就表示,其一旦破產,客戶資產或會被拿走;如智能合約有問題,將無法追討。
另外,在資訊透明的區塊鏈上,無法刪除數據,記錄將永久保存,故每筆交易必須三思。而在 Web 3.0 空間,以往網上的免費資訊將被加密,需付款才可取得,人們又是否樂見?Amentum Capital 合夥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Steven McKie 則認為,加密貨幣一直在改變生活,但「人們應先拋開它適用於每個人的觀念」,才有助釐清問題,發掘其獨特用途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