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會做夢嗎?

A+A-
圖片來源:Adam James Booth/Shutterstock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研究甚少。19 世紀,達爾文繼「物種起源」後另一本著作「人類的起源」,讓人們認識到比較心理學,當中雖略有談及哺乳類動物與人類入睡時同樣擁有的某種主觀體驗 —— 人們稱之為「夢」,但到 20 世紀,相關研究卻停滯不前。最近,哲學家 David Peña-Guzmán 的新書「當動物做夢時:動物意識的隱秘世界」再次掀起這個話題,啟發人們思考應如何重新認識牠們的內心活動和看待這些生命。

Peña-Guzmán 指,20 世紀正值科學 —— 尤其是心理學強調實證的時期,任何假設也必須具可證性。故當時雖有大量關於動物睡眠的研究,但只專注於可測量的生理變化,如血壓、呼吸頻率,或透過腦電圖追蹤神經狀態,但對涉及主觀體驗的「夢」卻避而不談,甚至乾脆否定動物會做夢。他的新書一方面肯定研究動物思維活動的現實限制,但一方面也主張:「當有足夠經驗和哲學論證支持,不應全以不可知論的立場對待。」

「人類夢境的研究也並非只憑主觀描述吧?還有其他有效的測量方法。」他認為已有大量行為和神經科學研究找出了人類做夢的可靠指標,當動物與人類在同一睡眠週期的同一階段,其腦袋與人腦相同的區域有著同樣的活動模式,那些做夢的可靠指標也適用於動物身上。另外,假如說科學家需以語言溝通為前提,才能考慮實驗對象做夢的可能性,那麼人們豈不是永遠無法談論幼兒的夢境?但人們都知道孩子會做夢。

Peña-Guzmán 在書中涵蓋了許多關於動物睡眠的研究,支持他主張動物會做夢,包括北京大學的實驗:他們讓一組老鼠的腳被電擊,讓另一組觀察第一組老鼠遭受身體傷害,從而產生心理創傷,結果兩組老鼠也被誘發噩夢。「人們在睡眠週期的關鍵時刻,即夢境發生的時候,會出現與正常生理變化相反的逆轉,像心跳頻率不跌反升、呼吸頻率加快,血壓升高。這也是動物開始做夢的同一時期,特別是哺乳類動物,牠們會展現出痛苦表情並在睡眠中途醒來。我認為如不訴諸情緒激動的體驗,就無法解釋這現象。」

書中還提及一隻受過美國手語 (ASL) 訓練的黑猩猩,可能在睡覺時以手語「說夢話」,說出「coffee」和「good」兩個詞。「這表示動物,或至少是哺乳類動物,但我認為可以貫穿整個領域,牠們能夠夢見生活中有關的事物,這取決於牠們的生活經驗。」

這些發現對身為哲學家的 Peña-Guzmán 而言,還牽涉道德層面的反思。當人們意識到動物有做夢和感受痛苦等能力,那麼人們是否有權利對他們做科學實驗和研究?「做夢是一種主觀意識,包括情感意識。它必然關乎情緒、情感、感受和體現。所以任何做夢的動物都是一個能感受事物的自我,因為根據定義,這就是夢。」

「我認為夢的內容是其次,重要是做夢本身的能力,它讓動物成為我所說的道德共同體 —— 一個相互尊重、對彼此負有道德責任的生物共同體;或至少有權從身為照顧者的人類身上獲得道德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