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國葬的支持與反對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9 月 27 日,在森嚴的警備下,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終於在日本武道館順利舉行,國內外共有約 4,300 人出席。會場外圍設置了一般獻花區,排隊的民眾人數眾多,到結束時間為止,都無法讓所有人進場。除了悼念的人,還有反對的示威者,在國會議事堂前集會反對國葬,主辦單位表示大概有 1.5 萬人出席

無論從政治抑或社會結果來看,國葬都是岸田內閣的誤算。暗殺正值參議院大選期,被害者是自民黨元老的安倍晉三,而且是進行街宣時下手,任何人都合理地把事件想定為政治暗殺。當時包括各野黨都發表聲明譴責暴力,有默契地認為犯人是有政治企圖,安倍一時間成了為日本民主體制犧牲的鬥士。加上即時國內的民情都是震驚和悲憤,國葬的決定更顯得是順水推舟。

最後來了個反高潮,翻出來的竟然是韓國統一教會的鑊。如果岸田內閣一早知道犯人的行凶動機是有關日本政教糾纏的黑幕,即使是要大規模地舉行悼念,也不會用上納稅人全數支付的國葬形式。過去 2 個月,岸田內閣和國葬的支持度一同下跌,雖然有人認為這只是少部分人的叫囂,但觀乎所有主要國內媒體的獨立民意調查都指向相近的結果,再多的堅持也只是掩耳盜鈴。

最近的表述已經轉變為:市民能夠自由表達意見,即使國葬當日在會場外示威反對,警察沒有禁止、沒有驅趕,只管維持秩序,充分地表現了日本是個擁有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如果跟動輒干犯國安法和尋釁滋事罪的國家相比,這番說話倒是沒錯,日本市民的確可以安全地表達任何意見。然而跟屎比臭是沒有意思的,不比鄰近地區爛也不是甚麼值得高興的名譽。

在國葬已經完結的時間,重點不再關乎支持抑或反對,而是如何在爭論中汲取教訓,進行制度化與規範化,把社會對立放置到議會裡解決,用議會討論與政策制定來消化民怨。野黨一致同意在下個月的國會中,檢視是次的國葬外,還要建立國葬的明確制度基準

如果要制度化國葬,相信自民黨也沒有所謂,反正可見的將來都不會有其他國葬。再加上由統一教會、日元貶值,到重新關開,他們另外需要擔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