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所謂完美的蛇羹根本不存在

A+A-
以往蛇羹的「底味」來自蛇湯和上湯,兩者要分別處理。
一碗好的蛇羹,勾芡要夠薄,不然似吃漿糊水。

這個標題,我抄襲自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事實上,完美的蛇羹的確難找,當然這跟廚藝工夫、食材質素有關,但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不斷困擾著我 —— 蛇肉本來不好吃,花如此多工夫弄一盤蛇羹出來,不過是掩飾蛇肉味道質感之不佳。

蛇肉不好吃,這說法是否屬實,不如齊齊研究一下。看先祖前輩的文章,提及唐代已有人吃蛇膽作藥物,屬貢品之一;宋代開始,坊間已有吃蛇肉的習慣,但要說風行一時,則要到清末廣東一帶。

重要人物自然是江孔殷,他是清末最後一屆科舉進士,父親是茶商,他入了翰林,稱為「太史」。江太史屬大戶人家,一生愛吃,正是太史五蛇羹的始創人。五蛇,是過樹榕、飯鏟頭、金腳帶、三索線及白花蛇,用此五蛇做蛇羹才夠風味,據江家後人江獻珠在「蘭齋舊事」中的文字記載,蛇羹的做法複雜。「…… 蛇湯與上湯分別處理;上湯用瘦肉、老雞和火腿精製,蛇湯加入遠年陳皮和竹蔗,熬湯後棄渣留湯,加入上湯內作為蛇羹的湯底。調羹時加入幼緻的雞絲、吉濱鮑魚絲、冬筍絲、冬菇絲,木耳絲、花膠絲和陳皮絲,伴羹的檸檬葉絲更要幼若青絲,再加上未經熬湯的水律蛇絲,推一個薄芡成羹,才不失江家本色。」

水律蛇絲應該要撕得夠細,口感才好。

此段文字有兩大重點,其一是「蛇湯與上湯分別處理」,其二是加在羹上的是「未經熬湯的水律蛇絲」。用蛇熬煮,熬湯後要「棄渣留湯」,只取其味,因煲過的蛇肉粗糙,不好吃,所以在調羹時,要另加未經熬湯的水律蛇絲,且要切得極為幼細。

再看江獻珠的老師,特級校對陳夢因在「食經」中提到的蛇羹,做法幾乎一致。陳夢因更強調羹內要有水鴨絲、雞絲、花膠絲、鮑魚絲、冬菇絲,要切得細如髮,鮑魚絲還指定用邊位,因邊位比鮑心嫩滑,而得到「孰為蛇絲?孰為雞絲或水鴨絲?吃的人不易分得出」的效果。吃蛇羹時,還要用小火爐熱著吃,以減少蛇肉的臊味。

這幾乎肯定了蛇肉本身不好吃,要切得幼細瞞天過海,又要加水鴨和雞絲「混淆視聽」,更要加熱吃,減少臊味,但為何古人要如此大費周章,去弄一碗蛇羹呢?陳夢因在另一著作「食之道」中有答案,原來關補身事。清末大戶人家妻妾多,他們相信吃蛇滋陰補腎,「三蛇龍虎會、五蛇龍虎鳳會就是清末有錢復有閒的多妻主義者搞出來的名菜。」

今天很多蛇舖賣的蛇羹,都是大大塊蛇肉,其實跟原來版本有很大差別。

真相大白,簡單一句:食蛇可壯陽!我當然不完全相信這說法,始終不科學,況且如今的蛇肉多是急凍,功效存疑。不過前人做蛇羹的方法確有參考價值,畢竟如今街上見到的,多是大大件蛇肉,以證足料,其實捉錯用神,更失了粵菜精細之風。若能把蛇肉撕得夠幼,湯頭要清,勾芡夠薄,配以切得細緻的檸檬葉和清香的菊花,天冷時,一碗好的蛇羹,還是令人期待。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