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的科研成果正減少,學者亦說不出原因

A+A-
圖片來源:MikeDotta/Shutterstock

近日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的研究發現,過去半個世紀,科研論文數目持續急增,但能夠「顛覆」既有認知、開拓新方向的論文卻不斷減少,研究人員亦未能充分解釋背後成因。

有關研究綜合 4,500 萬份論文手稿、390 萬份專利申請,發現 2000 年代發表的論文,相對 20 世紀中葉更少開拓嶄新研究方向,更常是在既有基礎上,漸進式推動科學發展。1976 至 2010 年的專利申請都有著相同趨勢。參與研究的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家 Russell Funk 認為,結果證明,人類的科研突破頻率遠不及過去。

研究人員推斷,假如論文成功顛覆既有認知,開創出科研新方向,後續的研究將更常引用該論文本身,更少引用過時的參考文獻,令文獻關係網出現斷裂。研究人員按此提出量化顛覆性的「CD 值」,顛覆性愈大、CD 值愈高。結果顯示,在 1945 至 2010 年間,論文平均 CD 值下跌 90% 以上;1980 至 2010 年專利申請平均 CD 值亦下跌 78% 以上。

研究人員還利用大數據,分析論文最常用的動詞,發現 1950 年代較常用與創新或發現相關的詞彙,例如「生產」(produce)或「決定」(determine)。2010 年代的研究,則更常使用有循序漸進意味的字眼,例如「改進」(improve)或「增強」(enhance)等術語。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科技政策專家 John Walsh 推斷,這可能與科研實業發展相關,例如相較於 1940 年代,科研人員面對的同行競爭更大,提高了發表研究和申請專利的門檻,間接改變行業生態,更常出現大型研究團隊。另外有研究發現,大研究團隊較大機會提出漸進式科研成果,而不是顛覆性的研究,但 Walsh 坦言,要找到背後的確實原因並不容易。

美國西北大學運算社會科學家 Dashun Wang 補充,顛覆性研究不必然是好,漸進式研究也不必然是壞,他又提醒很多顛覆傳統的新發現,其實都建基於漸進式研究,譬如對引力波的首次直接觀測,就難簡單截然二分。